下 骨科AI与手术导航让关节置换术后体验“forgottenjoint”|午餐会智慧医疗

一场手术,就像一场医生和患者的“闯关游戏”,尤其是精密的骨科关节手术,我们都希望能够让最富有经验的医生操刀,达成 “无感”的术后完美效果 。但是现实中,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医生的临床决策和术中执行会直接影响手术结果,因此该类关节置换手术基本上只能在大型三甲医院开展 。为承受起“生命之重”,通过人工智能、3D打印和手术导航技术,结合顶尖临床专家经验,能够完成精确的术前规划和个体化定制手术方案,帮助医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达成更理想的术后康复效果,消除骨科患者对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担忧 。
围绕智慧医疗领域,在本期未来午餐会栏目中,我们邀请到长木谷董事长兼CEO张逸凌博士,共同探索在骨科领域进行手术辅助的科技奥秘,以及如何借助技术的力量实现医疗下沉,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 。
以下根据未来午餐会直播对话整理:
一台完美的骨科手术,医生和患者需要闯几道关?
Eva:大型外科手术以前主要是靠医生的手感来完成,需要经过哪些重重“考验”?患者又需要经过怎么样的看诊过程?
张逸凌:长木谷聚焦骨科关节置换人工智能与手术导航解决方案 。随着人口老龄化增加,关节病患者在中国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人群 。中国关节疾病患者大约有2亿,作为关节疾病患者的终极治疗手段,2019年中国约有90-100万患者会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而且这类手术每年有20-25%的高增长率 。
目前,在这类手术中,医生术前大多还是参照二维的X光片,以及个人的经验来还原和预测患者的三维骨骼结构,并在有经验医生的脑海里进行手术规划,直到在手术台上把关节打开,才有机会去测量患病关节实际的情况,往往术中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尝试不同大小的人工关节和组配关系,而且每家人工关节厂商的假体型号与参数都不一样 。医生在手术中的临床决策和操作执行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基本上只能在大型三甲医院开展 。
普通老百姓都希望去大医院找大专家做这种手术,不希望在基层医院做 。基层医生如果临床经验不是很丰富,术后并发症就会非常多 。最常见的就是两条腿一长一短,患者基本上不能站直,还可能会出现跛行、疼痛,甚至脱位等手术失败的情况 。
但是专家级的临床资源非常欠缺,优质的医生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患者想要看到大专家可能要等好几周甚至几个月 。
Eva:由此看来,创新技术不仅是能解决一个医疗问题,也是帮助解决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级问题 。长木谷手术导航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张逸凌:医疗科技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实际上解决的是社会性问题 。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首先他们的培养周期非常长 。
在中国一个好的医学生想毕业从事骨科和关节领域的工作,基本需要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再加上三到五年的规培,通过住院医师的轮转与专科的培养,到副高的时候大多已经40岁以上了 。关节属于骨科领域非常精细的学科,这样的医生培养周期只会更长 。
第二,医生即使培养成功了,在大医院的工作负荷也是非常重的,一天门诊可能会有200-300个病人需要诊治 。
第三是大医院床位也非常紧张,像北京301、协和、积水潭、中日友好这样的大三甲医院,骨科床位都是非常少的,排队的患者却是成千上万 。所以我们的优质医疗资源真的是非常稀缺 。
从患者的角度来说,大家都希望追求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手术做得不精准,术后并发症会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负担 。在骨科关节领域,实现把手术做完之后,达到最理想的“forgottenjoint”效果,就是忘记自己换过了人工关节,感觉不到了 。但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取决于临床医生的手术规划与操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