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0元学”的骗局:薅羊毛不成,反被套路( 二 )


刚开始的打卡模式非常简单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司马昭之心摆到了明面上 。从2020年初开始 , 七彩熊绘本APP频繁进行更新 , 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 APP共强制升级近70次 , 每次升级 , 打卡难度就上一个台阶 , 别说孩子 , 连专八英语水平的宋女士也无法过关 。
为了阻止返现 , “七彩熊”祭出了一系列无底线的骚操作:强制要求实名认证 , 必须上传孩子的身份证才能继续打卡;设置标准极高的打分环节 , 恶意压低分数;限制打卡时间为朝九晚九 , 超过时限无法打卡;泄露用户隐私信息 , 骚扰电话不断;已完成打卡的首批用户 , 被各种理由“审核不通过” 。
篓子捅大后 , 七彩熊又玩起了文字游戏 , 试图瞒天过海 , 用66节外教视频课程诱使家长自动放弃返现权利 , 忍无可忍的宋女士 , 和其他全国各地的家长们 , 不遗余力地走上了维权之路 。
杭州消协曾多次与七彩熊交涉 , 但最终结果是:七彩熊拒不退款 , 对于更改规则 , 他们能够自圆其说 , 这种经营上的违规 , 工商权责不到 , 消协无能为力 , 建议走司法渠道 。
至此 , 坑里的家长们 , 彻底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 除了着急上火 , 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办法 , 被动至极 。
更讽刺的是 , 在7月16日播出的《1818黄金眼》里 , 被采访的“七彩熊”创始人方露不仅没有丝毫歉意 , 反而三分讥诮 , 七分不屑的笑道:“我是初次创业 , 没有经验 , 以为完成率不会高 , 妈妈们却说我故意刁难 。”
就在去年底 , 该打卡课程销量已超过100万 , 初步估算 , 此次涉案金额至少3.5亿元甚至更多 。
“课圈”江湖水太深   多方势力各怀鬼胎
庙堂之外还有江湖 , 抽丝剥茧地追溯下去 , 另一个隐秘运转的“课圈”利益链呼之欲出 。
所谓课圈 , 指的就是现在势头正旺的“在线教育” 。从2017年开始 , 各个课程方都在花重金推广 , 嗅到商机的各大“推课平台”应时而生 , 课程方通过它们销售课程 , 平台抽取佣金 , 互惠互利 。
本着“鸡蛋不要放到同个篮子里”的原则 , 课程方会多投几家平台 。为增加竞争力 , 推课平台们纷纷招募起了“推广员” , 推广员们负责发布广告 , 拉人进群及解答问题 , 客户购买课程后 , 平台会付给推广员提成 。
当然 , 平台对推广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每月至少“10单”或者“不低于2000元”的销售业绩 , 否则会被降级或取消资格 , 但如果业绩达到“升级标准” , 提成也将十分可观 , 月入过万并不罕见 。
事实上 , “七彩熊”事件背后 , 不乏推课平台的推波助澜 。根据创始人方露的说法 , 95%的收入都分给了平台 , 提高打卡难度的主意也是平台提出来的 , 为的就是名正言顺地不返现 。
声讨无望后 , 愤怒的家长们开始向平台追责 , 和“七彩熊”的做法相比 , 平台的阴险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
在不愿兜底的情况下 , 各大推课平台一致对外 , 联手推出“高价赠课”的解决方案 , 但有经验的家长很快就看穿 , 这些都是从前无人问津的库存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