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0元学”的骗局:薅羊毛不成,反被套路( 三 )


一方面 , 平台欲盖弥彰 , 欲利用垃圾课程来安抚用户;另一方面 , 平台趁机与这些滞销的课程方达成合作 , 借机为之“引流” , 平台既有了担当 , 还额外赚了笔广告费 , 又当又立 。
人心多变 , 就在局势胶着之际 , 有平台宣布 , 为保障用户权益 , 承诺全额退款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塑料“联盟”不攻自破 。
“维权战”演变成了推课平台间的“暗斗” 。各家平台开始互揭其短 , 曝出这些愿意退款的平台 , 体量较小 , 且多成立于去年年底 , 彼时“七彩熊”的销售已至尾声 , 销售量不超过百份 , 赔不了多少钱 , 却实打实赚到了口碑和人气 , 还能顺势拉踩同行 。
被攻击的小平台也不甘示弱 , 抨击大平台偷税漏税 , 从未向这些购课(少则两三门 , 多则十余门)家长们开具过发票 , 扣起税时却毫不手软 。
平台针锋相对之时 , 另一出“攻心计”拉开了帷幕 。一个叫“某日葵”的平台横空出世 , 只要买一个99元以上的课程 , 就能成为推广员 , 对业绩没有任何考核 。
“0门槛”的幌子下 , “某日葵”真正的目的在于分级销售 , 重心不是卖课 , 而是“拉人头”发展下线 , 只要绑定分销关系 , “上线”就可以层层收取卖课提成 , 凭借新模式 , “某日葵”平台成功撬了墙角 , 大批资深推广员纷纷跳槽而来 。
这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混战中 , 已经没有人关心蒙受经济损失 , 心力交瘁的数百万家长们该何去何从 。
处于漩涡中心的“七彩熊” , 作为“有限责任公司” , 一旦宣布破产 , 只需按照注册资金来赔付(“七彩熊”注册资金为30万) , 挨过风头后再开家公司 , 照样能够风生水起 。
而作为合谋者的“推课平台” , 本身就没有实体 , 推广也只限于网上联系 , 想找人也找不到 , 再如何软硬兼施 , 也不能动到其分毫 。
可以说 , 从一开始 , 家长们就已经输了 。
新一轮收割卷土重来
悲剧还在重复上演
“打卡0元学” , 从真正出圈到滑铁卢不过半年 , 但架不住这钱来得太快 , 入局者依然泱泱 。
狂热的市场氛围下 , 无论是自愿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 教育机构们都在抓紧推出“0元学” , 确实有部分是在用心做产品 , 但也有不少混迹其中的课程方 , 将其视为圈钱的捷径 。
比如“七彩熊” , 除了“0元学” , 很长时间内都未曾推出过任何其他收费课程 , 其心思不言而喻 。
不妨再来梳理一下免费背后的“赚钱”逻辑 。打卡的课程通常都是固定课程(录播课) , 假设制作出来的成本为200万 , 卖的产品多少 , 决定赔钱还是赚钱 。
如果销量达到2万份 , 那么每一份的成本是100元 , 也就是说 , 这个课程卖到100元/节课 , 刚好保本 。
如果卖到100万份 , 每一份的成本2块钱 , 只要定价高于2块钱就能赚 , 基数越大 , 成本越低 。
而根据课程性质 , 平台设置的基础定价一般为300~1000元不等(这中间的油水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