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高瓴张磊办了一场老友会 | 万字实录( 十 )


后来高瓴比较有名了,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来申请加入 。我们今年招暑期实习生,招16个人,结果有2500人报名,面试就搞了7轮,中间还做case study,摄像头对着你,自己写材料,恨不得把人剥掉三层皮 。我后来说一句话,我说我其实特别警惕招各方面都NO.1的人 。这句话后来在网上被diss了很久,大家都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成功了就警惕我们NO.1的人 。我为什么这么说,其实也是跟“与谁同行”这个问题有关 。很多人去哪儿、往哪个方向走,其实自己没想清楚,他就是惯性的要No.1 。我北大清华NO.1,毕业去NO.1的投行,NO.1的投行干两三年就去No.1的投资机构,就去高瓴 。为什么来高瓴?他表面会说一套,其实原因就是他觉得“我们上一届的NO.1都来干这个了” 。这就是NO.1的惯性思维,他不会真的去问自己的内心,自己为什么而激动,自己真正想干什么,自己的激情到底是去解决什么问题 。
我们的激情就是用投资改变生态,用投资把资源配给最好的企业家,以资本为信号弹,帮助最牛的企业家绽放自己 。如果你相信要用双手改变命运,找张勇;如果你相信用资本改变生态,找张磊 。这就是我们干的事 。但如果你相信的是No.1的人去高瓴,那就别来了,这种No.1是我们要警惕的 。靠着惯性往前走的人很危险,他眼里只有竞争对手,我为什么要No.1,因为我下面有No.2、No.3 。真正做到最好的投资人的时候,眼里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你要有强大的同理心,你必须要能理解整个生态 。你还是要盯着你解决什么问题,你怎么帮助资源配置给最好的企业家,怎么帮助最好的企业家绽放自己 。这是为什么当年我选择同行伙伴,现在高瓴2000多个人选10多个,我们会这么较真地去选,因为与谁同行真的比去哪里重要,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几年以后商业模式会怎么演变,迭代太快了,当你选的人错了,后面就很难办 。
商学院里有一种说法,到底是组织决定战略,还是战略决定组织?很多人说我要先定我的战略,就像张勇刚才提到的“三角形”,我要先定初心和梦想、价值观,然后搭组织 。实际上很多时候你的组织是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初心、梦想、价值观,决定了你的战略,实际上还是组织决定战略 。所以回到根上,还是选择人同行,实际上决定你公司的战略,决定了你的很多东西,所以并不是战略决定组织,是组织决定战略 。
贺羽:我就是四个字,和而不同 。“和”首先就是要选择长期信任的、熟悉的人,就是最好是大家一起从泥坑里面爬出来的人 。还有一点我觉得在创业过程中也没有什么正确与不正确,很多时候就是要做出一个决定,其实大家在一起讨论事情就要快速,这也是“和”的一点 。“不同”,我觉得就是大家一定是要互补的,这是我选择合作伙伴的一个标准 。
2020,印象最深的人?
贺羽:2020年过去了大半年了,大家有没有什么印象最深刻的事或者说印象最深刻的人啊?要不庄总先来 。
庄辰超:我印象最深的人,也是张磊合作的公司,新加坡的Forrest(SEA创始人) 。我很早就跟他聊过,他那时候说要去做电商,去东南亚各国,我当时想这可真够难的,跟各个国家打交道 。结果他今年做的非常好 。我聊到他怎么在不同的国家做生意,每个国家国情都不一样,而他的团队很多都是中国过去的 。他的同理心和调度资源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一个中国企业在海外做到这样,这么local,完全沉到本地,这是相当出色和杰出的 。
张磊:你知道还有一点,就是他的学习和迭代能力 。当时我们投资他的时候,很惨的时候,我们在他上不了市,最关键的时候,给了他2.5亿美元,他拿着我们2.5亿美元,在东南亚全跑了一遍 。他说你看,高瓴这样人傻钱多的都来了,你们赶紧加盟吧,搞搞搞,搞了8个多亿美元,就是生命线;第二件事,就是迭代人才 。我们的运营合伙人阿干(干嘉伟),是原来美团的COO 。我把他派过去,本来说借他俩礼拜,我说借给Forrest俩礼拜,阿干就跟着他去看,什么线下,怎么做电商,怎么做零售,怎么做地推,帮他做各种各样的模式,后来他就把阿干直接给洗脑了,跟着一下干了6个月,天天跟着他们跑 。最牛的这些企业家真的是,吸星大法,后来阿干就被他给掏干了,啥都学会了 。他就说你可以回去了 。结果你看人家自己,他自己孵化出来了 。所以说最牛的企业家,不断的迭代学习能力很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