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12年:阿里云“长征”的7次关键抉择

2019年的云栖大会 , 还停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 无论是主持人文化衫上的第一行的代码 , 还是飞天2.0面世 , 阿里云悄然打开的面向物联网世界的大门;平头哥半导体诞生一周年 , “全球最强的AI芯片”含光800亮相 , 都为去年的科技圈留下精彩印记 。
转瞬 , 2020年跌宕前行了大半段 , 新的云栖大会即将到来 。??
这一年 , 十分不平凡 。疫情之下云上经济飞速发展 , 数字经济催生用云量翻倍增长;智能产业进入深水区 , 云端智能成为商业新高地 。备受关注的2020年云栖大会 , 将给出业界怎么样的答案 , 无疑值得期待 。
据悉 , 9月17日 , 2020云栖大会将以“云端分布式”的形式展开 , 无法线下相聚实属遗憾 。不过 , 如果主持人再次身穿白色文化体恤 , 如今也有新代码值得被刻印 。这行代码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 它便是阿里云研发的全国健康码引擎第一行代码 。

云栖12年:阿里云“长征”的7次关键抉择

文章插图
2020 年2月13日 , 阿里云数据智能团队写下了这行代码 , 仅3天后健康码上线 , 随即推广至全国200多座城市 , “数字抗疫”为国内尽早控制住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 , 这是阿里技术团队的高光时刻之一 。
阿里类似走向技术“无人区”的案例不胜枚举 。“电商公司”曾是对阿里巴巴的片面认知 , 但在过去十多年的历程里 , 一步步探索、一次次重磅的技术发布 , 阿里已经成功地站在“科技公司”的定位上 , 无人再对此抱有质疑 。
如今 , 2020财年阿里云营收已经率先突破400亿元 , DT时代、五新、城市大脑、达摩院、平头哥等科技新名词 , 都曾是云栖大会上的明星项目 。阿里已经从商业公司转型成为数据科技公司 。
正如阿里20周年年会上 , 马云复盘说道 , “我们明明有很好的路可以走 , 却选择没有人走过的路 , 但又必须要去走的路 。”回首看 , 历史的画卷驳杂混沌 , Tech星球梳理了阿里技术长征路上的八大关键瞬间 , 从中能够窥见阿里技术演进的脉络 。
吵起来的「宁波会议」
吵 , 吵得不可开交 。
2007年9月28日到30日 , 马云本想一改常规 , 找个能看海的会议场所开阔思路 , 但因为订错地方 , 最终走进一个连海在哪头都不知道的密闭会议室 , 大家关起门来吵了两天两夜 。
当时阿里市值约百亿美元 , 不到今天的七十分之一 。急剧扩张的淘宝一口气引入了六位副总 ,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套淘宝的未来发展愿景 , 也有是否将支付宝独立分拆的争论 , 阿里内部也是举棋不定 。
高管们闭门讨论的主题是 , 未来十年阿里到底要去往何处?该有什么样的战略?最终达成的共识是 , 阿里巴巴要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这一战略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内都延续使用 , 而技术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 。
宁波会议第二晚 , 折腾到半夜十一二点 , 一张更具体的图出现了——阿里冲击“千亿美金的希望” 。
这张图透露的信息就是 , 阿里要把流淌在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打通 , 让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形成统一的数据智能 , 向数据要生产力 。宁波会议上 , 也第一次提出了“阿里巴巴是一家数据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