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广告”去掉广告”

尽管2018年前后整个移动互联网圈就在高喊“流量枯竭”“红利消失”“下半场真的来了” , 但不得不承认即使在整体流量增量有限的这几年 , 仍然有人能盘活存量、异军突起 。
家喻户晓的拼多多是个典型例子 , 优衣库、绫致等品牌自我进化、重建流量池的故事更是给出了流量下半场甚至加时赛的新玩法 。
当然还有更多的企业 , 在整体商业环境遭遇考验的时刻 , 需要“活下来”“强增长” 。此时 , 传统流量粗暴运营的买卖模式已不能解渴——没有沉淀的广告 , 营销效果停投即消失 , 这对于任何以增长为核心的商业角色来说都不再是第一选项 。
深挖流量机会 , 渴求扎实增长 , 这种明显的行业趋势让互联网流量的价值运营深度承压 。国际上不少巨头公司将CMO(首席营销官)职位改成CGO(首席增长官);而拥有中国互联网最大流量池、连接腾讯全域的腾讯广告也在不断弱化“广告” , 强化“商业服务平台”的角色定位 。
流量买卖的生意逐步管道化 , 真正具备长期价值的是站在流量之上 , 以更为全局的思路去经营流量、沉淀流量、转化流量 。
腾讯广告如何“去广告”
那么问题来了 , 如果说过去品牌展示、流量转化买卖是头痛医头的割裂方法 , 那未来全链路的游戏要怎么玩?这驱使着所有广告人思考 , 如何将广告的价值往后端延伸?如何在广告营销的基础上让增长和交易的促成来得更猛烈一些?
从生态的维度看 , 不管是Google还是Facebook , 国际上“躺赚”的流量巨兽们都很难迈出这一步 。
不管技术有多前沿、思路有多清晰 , 他们仍然在免费互联网最基础的层次 , 单纯提供产品/工具/服务吸引用户 , 再通过广告变现 。大数据再精准 , 提高的也只是广告本身的触达效率 , 在这些平台上很难跳出广告范畴去带动线下商业或者沉淀品牌自己的流量 。
但是腾讯不一样 , 腾讯广告不仅连接了腾讯全域——微信合并WeChat月活用户达12.06亿 , 腾讯系APP用户使用时长占比超过40%——依靠腾讯“连接一切”的属性 , 你可以从微信跳转到吃喝玩乐 , 你可以在腾讯的“地盘”上借钱、理财、缴费、挂号、摇号……从线上到线下 , 从社交/内容到交易 。
如果说从广告到增长是大势所趋 , 那么腾讯流量生态的种种特性则决定了腾讯广告能够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
“腾讯广告要做的事情不是卖广告 , 腾讯广告要做的事情是做好一个商业服务平台 。通过连接各式各样的场景 , 连接到每一个品牌 , 连接到每一个各行各业的商家 , 透过我们的技术把私域跟公域串联起来 , 让客户能够在里面不断的演进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林璟骅在今年的“2020 Tencent IN 腾讯智慧营销峰会”上明确阐述了他眼中腾讯广告的边界范畴 。
他的核心思想是用连接驱动增长——这回归到了互联网经济最本真的梅特卡夫效应 。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 , 节点之间的连接拥有巨大的势能 。
品牌直营的新机会
【腾讯广告”去掉广告”】基于社交-内容-交易之间相互连接的属性 , 在腾讯的流量里一些新的机会悄然酝酿 。
林璟骅透露:“在这场战役中 , 品牌直营成为新的增长机会 。”线上+线下 , 私域+公域 , 小程序官方商城、官方导购、超级社群、LBS……这一系列组合拳让品牌能在腾讯全域里完成增长闭环和交易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