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通达系打响“最后一公里战役”:加码驿站!( 三 )


2
布局驿站还是快递柜?
实际上,在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选择上,除了驿站还有快递柜 。
相比驿站模式,中国快递柜行业发展的更早,快递柜行业起步于2010年,从2013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
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洗牌后,目前市场中最大的玩家非丰巢莫属 。2015年6月7日,顺丰联合申通、中通、韵达以及普洛斯集团共同宣布创建丰巢科技,总投资规模为5亿元,其中顺丰占股35%,申通、中通和韵达各占20%,普洛斯则占5% 。
2017年,丰巢就以8.1亿元收购了另一家快递柜企业——中集e栈;2020年5月5日,顺丰控股发布《关于放弃参股公司优先增资权暨关联交易》公告,对外披露丰巢并购了中邮智递 。
按照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主要城市布设智能快递柜已达40.6万组,其中,丰巢全国累计布放17万组,中邮政速递易累计布放9.4万组 。
据天风证券数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丰巢市场占比约44%;中邮速递易占比约25%,收购后丰巢市占率将达69% 。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达系快递公司却纷纷退出,2018年6月,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转让持有的“丰巢科技”全部股权 。
而就在此之前,2018年5月,圆通联合中通、申通等民营快递企业宣布向菜鸟供应链全资子公司“浙江驿栈”增资31.67亿元 。
一边退股一边增资,通达系的动作被视为站队菜鸟,也被解读为看好驿站而不看好快递柜模式——在退出丰巢之后各家也在发展自己的驿站 。
在解决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驿站和快递柜都起到的是保存用户快递的作用,但是双方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
在收入来源上,兴业证券研报指出,智能快递柜主要有三大业务贡献营收:收寄件、广告、社区O2O业务 。
其中,收寄件业务主要是向快递员及收件人两端同时收取的服务费用;广告费则是通过在柜面印刷广告以及相关平台为服务形式收取费用;社区O2O业务则是利用快递柜身处社区的优势赚取O2O电商渠道费或销售收入 。
但是相比成本而言,快递柜盈利很难,快递柜的成本主要由硬件、运营费以及场地租金构成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从财务上来看,按照10年折旧,一个快递柜每年的成本约8000-10000元 。
根据丰巢被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丰巢全年净亏损2.5亿元;2017年净亏损3.85亿元;2019年丰巢亏损7.81亿元,在2020年一季度,丰巢亏损2.45亿元 。
相比之下,驿站模式由于采取加盟模式,实现了成本转嫁给加盟商,而对于加盟商来说,菜鸟驿站也是可以赚到钱的 。
2017年,某华东地区二线城市职员李乐从公司离职,打算做一个投入不高的小生意,后来加盟菜鸟驿站 。“我们这边服装业很发达,很多人都在开服装实体店或者做网店,但我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 。开驿站的投入成本很低,十多万就能开个驿站 。”
“房租加装修七七八八下来差不多1万左右,再加上两三万流动资金就可以开张,”李乐表示,自己每个月固定开支,包括交通,人工房租,水电等,差不多在1.8万左右 。
在盈利上,最稳定的是派件费用,具体取决于和快递公司谈的价格,“大概在几毛钱一件”,再加上揽收的收入,可以做到覆盖成本后有一定的盈余 。
除了收派件的收入,最有想象空间的盈利则来自于对流量的变现 。
“做驿站肯定发不了大财 。”依靠着驿站的流量,李乐还开了一家便利店 。他表示在除去人工、房租水电、耗材,净收入可以做到2万元左右 。
由于能够获得盈利,在今年疫情期间,菜鸟驿站曾宣布,为了保障社区居民就业,将延长“专项就业扶持计划” 。后来菜鸟驿站称,全国申请加入菜鸟驿站的人数超1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