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通达系打响“最后一公里战役”:加码驿站!( 五 )


申通表示,在菜鸟驿站未开城区域,申通快递网点要大力推进建设喵站;菜鸟驿站已开城区域,原则上不应建设喵站,应统一推进建设菜鸟驿站 。如果不符合菜鸟驿站建站标准的可建设喵站 。
在位置上,喵站也避开菜鸟驿站,选址需在菜鸟驿站300米外 。
此外,和快递柜一样,驿站的发展还有一个“老大难”问题亟待解决——如何避免因不上门派送带来的用户不满 。
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 。”
近几年,在媒体上经常曝出快递未经客户同意被放在驿站,引发客户投诉的新闻 。社交网络上,用户对最后一公里的吐槽随处可见 。
随着快递包裹量的剧增,这种矛盾还会持续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
一些解决办法正在尝试之中,比如“小蛮驴” 。
按照阿里达摩院的说法,小蛮驴是面向末端物流场景、提供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务的智能机器人,最多每车满载50件常规尺寸的快递/包裹/外卖、每天送货10次计算,机器人峰值运力可达一天500单 。

顺丰、通达系打响“最后一公里战役”:加码驿站!

文章插图
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物流机器人“小蛮驴”,图片来自阿里巴巴
小蛮驴的功耗也不高,功率仅有615w,不到常规家用电磁炉的三分之一,可在凌乱的社区道路避让人群、车辆、猫狗及各类障碍物,实现转弯、急停、会车、倒车等操作 。
但是小蛮驴是否能很快跑起来?现在看起来似乎并不容易 。
实际上,物流无人车甚至是无人机并不新鲜,此前一些快递企业以及创业公司都有类似的产品 。关键在于量产和成本,据AI财经社援引行业内人士的说法,一台物流无人车的成本在20万到30万元,如果要在2025年应用,一旦大规模采购,成本可能降到10万元以内 。
但即便是10万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按照目前4万个菜鸟驿站估算,假设每个站点一台无人车也需要40亿元,再加上后续维护费用,价格更高 。
价格高昂的小蛮驴如何盈利呢?按照阿里巴巴CTO张建锋的说法,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 。
事实上,此前小蛮驴已经在一些高校测试,比如在四川大学,若学生不愿意到定点去拿快递,可以选择花3元钱让小蛮驴在指定的时间段把快递送到宿舍楼下 。
但对于更多用户而言,为了一件快递需要额外再花3元钱的费用,接受度有多高还是个疑问 。
“小蛮驴我们不是从商业模式考虑的”,张建锋表示,小蛮驴的出现是因为阿里想解决送货上门的问题 。
按照阿里的预测,不久的将来,中国每天将产生10亿个配送订单 。2019年5月阿里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菜鸟驿站日均服务包裹量占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的10%以上 。今年阿里的财报又显示,今年3月菜鸟社区驿站日均处理包裹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
9月20日,菜鸟裹裹CEO李江华表示,菜鸟裹裹的用户已经达到2亿用户,2021年将达到4亿用户 。
作为承接菜鸟裹裹的重要终端,菜鸟驿站要分担重任 。
张建锋认为,对于解决快递终端问题,小蛮驴一定有价值,“只不过这个价值怎么变现,是卖车赚钱,还是通过送货物赚钱,是真的不知道 。”
(文中,钱浩宇、李乐、朱方杰均为化名)
【本文作者张吉龙,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 。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