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辨别

钧窑瓷器以“釉俱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多种窑变色彩 。

钧窑辨别

文章插图
【钧窑辨别】
钧窑瓷器丰富多彩的铜红窑变釉的成功烧制,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一览无余的单色格局,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并为以后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钧瓷釉面晶莹剔透,而纹理清晰可观 。釉中更有点如珍珠,星溪银河,光泽润目,此乃钧瓷除色彩以外,另具神韵之处 。
钧窑辨别

文章插图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钧瓷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变幻神奇的釉色,令人折服、陶醉 。古往今来,钧瓷一直被藏家视为珍宝 。与一般文物的鉴定一样,钧瓷鉴定也要以钧瓷的特点为基础 。在工艺上,钧瓷采用的是手拉坯工艺,器物的底部较厚,向上逐渐变薄,口沿处最薄;在器物的圈足露釉处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器壁釉薄处有轮指痕 。现代钧仿瓷器大都用“注浆法”灌注成型,胎壁厚薄均匀,分量较轻,修坯不精细,在器物的两侧还可以触摸到模具的接缝痕 。有些仿品在器物的内部粘有水泥等密度大的物质,以产生厚重感 。有的还故意在器物的内壁做出轮指痕,但很粗糙,每一圈的轮指痕分布不均匀 。仿品的胎色较真品浅,同时由于古代胎泥淘练的工序复杂,所以胎质细腻致密;而现代钧瓷胎泥淘练的工序较为简单,所以胎质断面有时有杂质或产生孔隙 。
宋代钧窑瓷器的天青、天蓝、月白釉,匀净莹润,乳光内含,虽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由于中原地区地下水含量较少,土壤中的含碱量适中,所以无论是墓葬,还是窑藏出土的钧瓷,都很少有大块土锈粘结的现象,其釉质往往产生出类拔萃的钧瓷,令人赏心悦目 。现代仿钧器不管是仿宋钧的造型,还是仿金、元时期的钧瓷的特征,其釉色多为天蓝,很少有天青、月白釉 。而且为了达到与出土钧瓷相近的釉质,刻意伪造土锈或作去浮光的处理,但其效果适得其反,给人的感觉是釉色发乌,不自然,看上去极不舒服 。
钧窑辨别

文章插图
即钧瓷的意境 。钧釉表面由于釉色的变化和各种奇美纹路的相交叠,釉面浑然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 。这种钧釉独特的天然釉画,是钧瓷珍品,绝品的必备条件之一 。
由于元钧与宋钧所施用的釉质有所不同,因此造成釉层坠积现象不一致:元钧釉层流动性强,因此呈现坠釉至器物底部的特征;宋钧釉层流动性相对较弱,因此造成宋钧在器物口下或腹部的坠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