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精粹——元青花梅瓶( 二 )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精粹——元青花梅瓶

文章插图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巧而传世很少,故而失常名贵,依据时刻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晚期三个时期,其间又以“至正型”为最 佳 。元青花瓷拓荒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瑰丽雄浑、画风豪宕,绘画层次繁多,与汉民族传统的审美情味截然不一样,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一起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基地 。
元代从伊利汗国波斯地区(伊朗)输入的苏麻离青钴料,含铁高含锰低,这使堆积青料厚重的地方会出现黑锈斑,也成为辨别元青花的特征之一 。人们开始了解苏麻离青,认知元青花,得益于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拍卖的“元青花鬼谷下山瓷罐”所起到的震撼作用,因为成 交价合2.3亿人民币,当年价值约两吨黄金 。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精粹——元青花梅瓶】元青花瓷特征的唯 一性虽然无法仿制,但也并非这些特征在每一件器物上都能表现得十分充分 。因当时的制作和窑口差异,使元青花瓷器物之间存在着各自差异 。有的器物特征表现得十分充分 。有的器物表现得较弱 。表现充分者,其釉质、颜料、胎土、绘画、造型等均令人满意 。表现不充分者,往往缺乏某些特征令人费解 。比如:凝聚斑不明显、串珠现象不明显、火石红现象不明显、麻仓土胎不明显、手工制胎不明显等等 。还有的是因使用国产料或回青料,对其特征不太了解,使表现不充分者不能得到及时确认,甚至遭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