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植物肉赛道:中国「玩家」走到哪了?( 二 )


在中国 , 2019 年中国人造肉的市场大约体量是在200亿元以内 , 预计未来5年 , 中国人造肉的体量有望突破到800亿-1000亿 。
人如何「造」肉
从必要性、增长性和趋势性上 , “肉”的替代撬动了供应链的改变 。
植物蛋白的加工分为三个步骤:选择蛋白质来源、隔离分离 , 和挤出 。
在蛋白选择上 , 植物肉的蛋白来源主要是大豆和豌豆;从所选豆类的蛋白中分离出原始蛋白;通过挤压蒸煮过程中使用高温度水分和压力对蛋白进行形状重塑 , 形成植物蛋白 。
在蛋白来源上 , Beyond Meat使用的是豌豆蛋白质分离物 , 从成本上 , 大豆蛋白的成本约为豌豆蛋白的1/3 , 目前很多企业先选择大豆作为植物肉原料 , 成本是重要原因 。
在技术上 , 大豆蛋白的加工技术也比豌豆蛋白更成熟 。现阶段的技术可以去除大豆本身的苦涩味道 , 后期需要用的去味的辅料和添加剂就会更少 , 且大豆蛋白的技术提取率更高 , 综合来讲 , 大豆的价格成本和技术成本都更低 。
豌豆蛋白的优势在于无过敏源 。豌豆是目前豆子里为数不多没有过敏源风险的豆类 , 任何人群都可以食用豌豆 , 在国外 , 有消费者对大豆是存过敏反应的 。但豌豆蛋白的加工技术相对困难 , 全球范围内能够掌握提取高纯度豌豆蛋白的企业大约就5-6家 , 且豌豆本身有苦涩味道 , 需要添加剂 , 这也抬高了部分成本 。
相比大豆在水里的分散性 , 豌豆蛋白的分散性较差 。
大豆蛋白的整体需求量和产能是豌豆的10-30倍 , 豌豆蛋白的全球需求量在12万-15万吨之间 , 大豆蛋白在200万-300万吨 , 大豆蛋白成本因规模大而更低 , 因而适用范围非常广 。
对于大豆来说 , 大豆蛋白的转基因的风险点一直存在 。在国内 , 转基因大豆的油在零售渠道中并不被消费者认可 , 通常只会在餐厅中使用 。因此 , 无过敏源、无转基因风险的豌豆蛋白未来的成长性一定好于大豆蛋白 。
事实上 , 国内豌豆蛋白的年增幅已超过25% , 大豆蛋白年增幅则不超过 10% 。
全球内范围内 , 豌豆蛋白加工的巨头是罗盖特(Roquette)和科索克拉(Cosucra);在国内 , 则是双塔食品(002481.SZ)、烟台东方蛋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蛋白“)和山东健源集团(简称“山东健源”) 。
双塔食品是国内豌豆蛋白的龙头 , 目前已经建成了6万吨的高纯度豌豆蛋白产线 , 在2019年时投资50亿建设了10万吨的生产线 , 到2022年 , 双塔食品的高端豌豆蛋白年度产量能达到2万吨以上 , 如果10万吨的产线全部投产的话 , 其整体豌豆蛋白的产量和体量能占到全球豌豆蛋白实际量的30% 。
东方蛋白是2008年把第一条豌豆蛋白产线进入国内 , 目前豌豆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 。
这三家公司都在山东烟台招远 , 在技术上都类似 。
双塔豌豆蛋白70%以上用来出口 , 据《财经涂鸦》了解 , 植物肉公司 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潜在的需求大约能占到双塔出口的15-20% 。今年上半年 , Beyond Meat采购量已突破500多吨 , 预计全年突破1000吨 。
目前植物肉公司还未介入到更上游的供应链环节 , Beyond Meat原材料多为外采 , 据业内人士判断 , 目前其体量还未达到、产品端的毛利也足够 , 所以 , Beyond Meat在相当长时间只会专注产品开发和推广 , 而不向上游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