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植物肉赛道:中国「玩家」走到哪了?( 六 )


在中国 , 餐饮和零售是完全不同的体量 。零售端主要品类是零食 , 其体量约6000亿;而餐饮的体量是4万亿 , 两者相差7-8倍 。此外 , 零售端还包括一些冷冻食品 , 但这对于植物肉相对年轻的消费群体来说 , “不做饭”的生活习惯很难激起大的需求 。
实际上 , 餐饮渠道和零售是两个不同的消费逻辑 。餐饮更多是被动消费 , 而零售更多是主动消费 , 主动消费需要建立在强核心认知基础上 , 目前国内消费者还未有强认知 , 因此零售对国内消费者在逻辑上并不成立 。
且中国餐饮极其分散 , 没有像汉堡肉饼这种“大单品” , 对于中式餐饮来说 , 最大的难点在于没有合适的爆款单品切入 。
中餐碎片化非常大 , 没有大单品 , 需求比美国更难渗透 , 所以餐饮是个更重要的环节 , 中国对植物肉接受时间晚 , 但预计3-5年内 , 市场的接受度会完全不同 。
餐厅和连锁餐饮品牌选择与植物肉合作 , 背后的“痛点”在于传统肉类的价格波动 。中国的肉类饮食以猪肉为主 , 自“非洲猪瘟”爆发之后 , 猪肉价格不断上涨 。
【详解植物肉赛道:中国「玩家」走到哪了?】而原材料的价格波动 , 并不一定会在直接加价到菜品上 , 这意味着很多时候原材料涨价 , 餐饮品牌需要自我消化 。相比于此 , 植物肉的主要原料来自大豆和豌豆 , 价格稳定 , 这也是打动餐厅的一个原因 。
从供应链周期角度 , 相比传统肉类3-6个月的繁育、屠宰、加工周期 , 植物肉从生产到终端只需要大约一周时间 。
对植物肉公司来说 , 通过餐饮再次热加工和调味 , 能让产品的整体品质(品质、卖相)都能更好 。
对C端消费者的市场教育时间是不确定的 , 少则3年 , 多则5-6年 。在中国 , Beyond Meat在盒马或线上销售也只会占很小的部分 , 上市必然倚重资本和数据 , 从销售来看 , 餐饮市场才是真正的大体量市场 , 准入门槛和业绩提升效果和零售端都不可比 。
从美国餐馆调查看 , 8%的餐厅加盟商表示 , 加入植物肉产品流量增加了8% , 46%的人注意到流量有所增加 , 在促进销售上 , 植物肉产生了高达20%的重复购买率 。
在中国市场 , 餐饮占比恐怕将比美国高更多 , 餐饮渠道预计能占整体人造肉市场超70%的份额 。更为重要的是 , 中国市场的想象空间比美国更大 。
到2029年左右 , 美国植物肉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是13% , 市场规模会达到137亿美元(千亿人民币) 。中国的市场潜力更高——中国食肉量人均低于美国 , 但整体食用量是美国的两倍 , 在过去的几年中 , 中国植物肉的市场增速为14% , 预计未来10年 , 中国植物肉会成长为千亿级的赛道 , 过百亿的时间点或在5年左右 。
而中国市场的挑战是 , 不同的烹饪方式 , 对肉产品的适用性挑战非常大 , 比如植物肉可能能涮火锅 , 但无法煎炸 , 中国饮食和烹饪方式的多元化 , 也给植物肉造成更多待解决的问题 。
而对于中国公司来说 , Beyond Meat在中国建厂 , 更像是“狼来了”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