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植物肉赛道:中国「玩家」走到哪了?( 四 )


由于中国市场领先植物肉品牌也很少采用湿法拉丝技术 , 对于技术的掌握并不熟练 , 当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湿法拉丝技术并看到产品品质差异之后 , 这一技术才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应用 , Nick认为 , 未来3-5年 , 技术将很快迁移 。
即便是对于Beyond Meat这样的公司 , Nick认为 , 其真正出色的在于“配方”——即使用原材料的精确组合 , 以及如何把他们组合在一起 , 而绝对的“技术”并非是拥有有独一无二的设备或独家原材料 。
在中国 , 采用干法拉丝的植物肉原料出厂价格多在40元/kg上下 , 部分把工厂建在国外的 , 其原料成本在50元/kg左右——价格高于猪肉 , 低于牛肉 。
原料成本影响的是零售端价格 。在美国 , Beyond Meat汉堡肉饼每8盎司的平均售价在食品零售店为5.58美元 , 定价比泰森动物牛肉肉饼大2.5倍 。在中国 , Beyond Meat 约226克的零售价为60元 , 目前同样在盒马的平台牛肉碎或者牛肉饼的定价大概在25元-30元间 。
在餐饮加盟商调查小组中 , 有78%的表示植物性汉堡价格“高于”基于动物的同等物 。加盟商表示 , 多数植物肉的价格比动物肉高1%-20% 。在快餐厅 , 基于植物肉的菜单价格比动物肉多1-2美元 。
另一个影响植物肉产品的因素是量产 。由于植物基的供应链很少或是不存在 , 其在产业链上无法量化 , 分摊到每个单品上的成本就较高 , 未来如果能大量量产和连续化生产 , 成本将大幅下降 , 这也是规模效应的体现 。根据Beyond Meat的招股书 , 其产品单位成本2016年为5.65美元/磅 , 2017年为5.48美元/磅 , 2018年前三季度为4.87美元/磅 , 2019一季度为4.3美元/磅 。
再次是运输问题 , 植物肉虽是植物产品 , 但也需要冷链运输 , 目前因无法量产 , 其物流、仓储和销售上的成本依然较高 。业内判断 , 植物肉品牌未来可以通过成熟的供应商和配送体系以及品牌渠道拓展来降低成本 。
“两年内消费者能感受到价格的降低 。”上述人士表示 。
成本高对目前的市场形成了强烈制约 , 多数人的共识是 , 植物肉要想大爆发 , 前提是一定要比动物肉更便宜 。
Hey Maet创始人洪小齐认为 , 如果产品比以前更贵 , 逻辑就是有问题的 , 所以“最终目标一定是让植物肉产品比肉更便宜 , 让大家可以更低价获得蛋白质” 。
而对于珍肉希望在三年内 , 无论在零售端和餐饮端 , 能把植物肉单品的价格做得比红肉更低 , 因为那才是行业解决的最终痛点 , 价格低于红肉才是合理的价位 。
成本和口味看起来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对头部公司来说 , 更重要的是应该是在合理成本内产品做到市场最优 。
Beyond Meat和国内的植物肉公司 , 现阶段都把最大的精力放在研发 , 试图研发出90%以上接近于真实肉类口感的产品 , 因为植物肉不能停留在只是尝鲜的步骤 , 复购才是关键 , 而复购则取决于优秀的口感和风味 。
复购靠好吃 , 认可靠理念
好吃有多重要呢?
在欧美 , 成年消费者考虑植物肉产品的四大理由为对口味感到好奇、健康认知、动物友好和资源友好 。而在购买植物肉产品考虑的因素 , 按重要性排序分别是有味道/品质、负担能力、健康和品类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