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植物肉赛道:中国「玩家」走到哪了?

植物肉公司Beyond Meat(BYND.US)在美国上市之后 , 为美国植物肉行业树立了标杆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 , 市场的想象空间更大 。相比于之前的“佛素”用户群 , 新一代植物肉公司的目标 , 在于那些吃肉的人 , 而2018年中国消耗了全球28%的肉 , 是美国的两倍 。
赛跑很快开始 。
今年年初 , 珍肉完成一笔来自纽约替代蛋BIV(Big IdeaVentures)的种子轮+融资;8月19日 , 星期零STARFIELD宣布完成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20日 , Hey Maet宣布获得了天图投资和美国硅谷投资人郭威的近千万元融资 。
国外公司也在积极加注中国市场 。
9月8日 , Beyond Meat宣布在浙江嘉兴建立工厂 , 预计在预计将在几个月内开始试生产 , 并在2021年初达到全面投产 。
如果从更大的视角来看 , 植物肉乃至植物基食品公司真正想要做的 , 是对动物蛋白替代 , 一场蛋白摄入的变革 , 在中国刚刚揭开了一个小角 。
等待我们的 , 会是什么呢?
植物、蛋白、土地和人口
人类吃肉 , 根本目的在于获得蛋白质 , 人类在进入农耕文明前 , 曾有过数万年的狩猎-采集历史 , 而按照《人类简史》和《进化心理学》中的描述 , 人类从动物身上获取蛋白 , 甚至已经融入到了味觉记忆中——和糖一样 , “肉”的美味 , 也即代表着更高效的蛋白质来源 。
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 , 这种蛋白的获取效率可能变得越来越低 。因此 , 从植物中直接获得蛋白 , 就显得更有价值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宜居未来中心估计 , 与美国食品供应链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 , 红肉(牛肉 , 猪肉和羊肉)和乳制品生产约占48% 。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将Beyond Meat的汉堡“肉”饼与1/4磅美国牛肉汉堡对比 , 发现Beyond Burger的使用减少了93%的土地、99%的水和90%的温室气体 。
肉的生产 , 同样占据了大量的土地 ,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 , 2017年 , 畜牧业土地面积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5% 。与此同时 , 约每年全球有720亿头动物被宰杀作为食物 。
近十年 , 动物性的肉制品全球消费量的复合增长率为1.5% , 中国、欧盟、美国、巴西和俄罗斯约占全球肉类消费量的70% 。
但同时 , 替代肉则有着更快的增长 。
至2018年 , 全球十年肉类替代品销量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5%(包括豆腐销售) , 亚太国家占全球销售额的90%以上 , 北美和西欧增长率超10% 。
肉类替代品中多数为人造肉 。
人造肉通常被氛围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细胞培养的人造肉(动物性) , 另一种则是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 。目前 , 植物方向在成本和技术上的优势明显 , 也是当下人造肉的主流 。
在UBS 2019年发布的《食物的未来:植物性肉制品有望重新平衡全球蛋白质消耗量》报告中 , 植物肉指通过称为“挤压”的加工技术 , 利用植物原料复制了肉的核心结构 , 使用植物蛋白(例如豆 , 豌豆 , 小扁豆或其他蛋白) , 而不是动物的分子水平的富含蛋白质的植物物质 。
据估计 , 2019年全球人造肉市场的规模大概在121亿美元 , 每年复合增长率是15% , 到2025 年 , 人造肉的体量约为279 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