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梅瓶的完 美诠释( 二 )


元青花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 , 以明快雅丽的绘画图案、丰富多彩的器物种类、气度恢弘的审美神韵和科学复杂的装烧工艺 , 在元代瓷器中独树 一帜 , 游牧文化、中华传统文明、宗教文化、西亚等地的文化相互融会 , 演绎出了美轮美奂的艺术佳作 , 为历代研究者、收藏家和欣赏者所赞誉称绝 。而且 , 由于其 特殊的身世发现、流传渠道 , 元青花瓷在世界瓷器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 是近几十年来国际陶瓷研究中被持续高度关注的课题 。

元青花梅瓶的完 美诠释

文章插图
元青花在元代晚期大量生产的历史成因(尽管目前馆藏数量有限 , 但从景德镇窑址区域历年出土大量废品及印尼出水大量海捞残(器)片 , 还有国内外一些私人收藏) , 这是个各国研究学者和藏家共同探索的话题 , 有待更详细的学术论证和发现 。
【元青花梅瓶的完 美诠释】元青花瓷器在我国历史上 , 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 大量销往海外的中东地区 。它的器型以大件为主 , 如大盘、大罐、梅瓶、葫芦瓶、玉壶春瓶、扁瓶、长颈瓶、高足碗等 。而盘、碗、杯、小罐等小件器则多行销到东南亚一带 。在当今世界上 , 元青花收藏最多的是土耳其的托普卡比宫和伊朗国立考古博物馆 。此外 , 在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 东亚的日本 , 以及西亚、非洲、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现与出土了元青花瓷器 。
那么民间到底有多少元青花呢?这不仅是一个藏家关心的问题 , 也是学术界一直关心的问题 , 有一些专家说的300多件不到400件这个数据 , 是绝 对不止的 , 这个说法绝 对是个错误的 。就像大家说的汝窑不足70件 , 其实说的一般都是传世汝窑 , 其实这个是个概念上的问题 , 要理清这个问题也不难 , 只要理出元青花出产的历史和使用情况 , 那么这问题就凸显于眼前了 。收藏家爱好元青花的人都知道 , 青花生产于唐代 , 在元代的时候较成熟 , 尤其是在当时景德镇出产的 , 要明白民间有多少元青花 , 我们可以从地域这块先来分析 , 及生产出口来分析 。且在封建时代的时候 , 我们民族有阶 层、阶 级、贵贱之分 , 那么也可以从这些贵贱和使用情况上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