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还会有下一个“流量故事”吗?( 二 )


梁翘柏与陌陌的关联,可不止于内容层的定位与把关 。2018年第三季度,陌陌冠名了梁翘柏作为发起人的《幻乐之城》,凭借湖南卫视综艺内容的号召力,陌陌APP曝光度大增,随之DAU过亿 。对于陌陌来说,又是一个关键性的发展节点,直播成为营收的重要板块,整个公司的营收结构也发生了调整 。
对此,业内相关人士曾评论陌陌直播营收占比过高,收入结构不健康,抗击打能力弱 。从Q2的财报可以看出,直播收入接近总营收的70%,这一比重相对同期有所下滑,但并非是陌陌本身业务结构调整所致,而是源于直播业务收入的下滑 。
秀场直播营收的本质是“美色经济”,由于疫情的缘故,秀场直播的用户付费意愿降低,外加在今年上半年电商直播的兴起,以秀场直播为主的陌陌受到冲击较大 。在直播带货的大趋势之下,秀场直播的优势逐渐磨灭,陌陌急于寻求下一个直播的增长点,由此被迫转型进入第三阶段 。
当下,直播带货的基本盘虽大,主要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为主 。在行业巨头面前,缺乏电商、游戏相关的陌陌,要从“社交+直播”向“电商+直播”转型,在平台侧可以说是举步维艰,难以复刻从社交直接向秀场直播转型的路径,只能先从主播转型做起,借助秀场主播入局直播带货,在行业风口上追逐一波红利 。
在秀场主播尝试转型之时,陌陌也提供了一定的流量扶持、活动支持,举办了”电商风云榜”活动,每周一会根据主播上周的带货指数进行十强排名,还推出了“我为故乡下单”等主题专场活动来鼓励主播进行带货,着力扶持原生主播,并鼓励主播打造个人品牌,减轻对于电商平台的依赖 。某种程度而言,对于第二次业务转型的陌陌而言,这些秀场主播转型成功与否,将是决定平台营收增速的关键 。
以陌生人社交起家,凭借秀场直播转型,如今又涉足直播带货,可以看出,陌陌APP一直跟随着互联网的风口横向拓展平台功能,以期在竞品竞争中有更多的获客空间,当然,平台每一次业务重心的转移,都是以流失部分原始用户作为代价 。
从陌生人社交到秀场直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业态核心在于人,但此次向电商领域拓维,还涉及到了“人、货、场”等多重关系 。在全新的拐点,作为后入局者的陌陌,在没有电商平台的相关优势的情境下,能否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不止于陌陌的陌陌科技,和它的APP工厂
对于陌陌科技而言,比股票下跌、市值缩水更致命的是,旗下产品矩阵青黄不接,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不断走低 。
陌陌是唐岩从网易出走创业的第一款APP应用,乘着4G与移动应用的东风,很快凭借陌生人社交的差异化特色占领了市场 。但后期随着竞品的增加,“陌生人社交”这块蛋糕渐被瓜分,打破了陌陌一枝独秀的局面 。
对此,陌陌并没有选择与之抗衡,而是选择收购 。2018年2月,陌陌以530万股陌陌A类股票和6.009亿美元现金收购探探100%股权,总金额约为7.6亿美元,是当时国内陌生社交领域最大的并购,但值得注意的是,被收购的探探,尽管月度活跃用户持续增加、直播、增值服务等方面的收入在持续上涨,但整体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
在这一背景下,陌陌科技一直着力拓展新品类APP,为后续的发展准备新的弹药 。一方面,陌陌科技投资了不少子公司,继续发挥自身在社交领域的优势,进一步细分产品性能,先后推出了瞧瞧、对对、陌多多,CUE、MEET、赫兹、doki、是他、哈你等多款细分领域的社交产品 。
这些社交产品都有各自的核心特色 。例如,“瞧瞧”这一产品的核心理念为“看脸很重要,但前提是聊得来”,在平台上,用户的头像默认都是蒙脸效果,聊天互动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申请解锁双方真实头像;主打同城恋爱的交友软件“对对”的玩法则与“瞧瞧”恰恰相反,强调全新的视频交友互动玩法,通过线上视频聊天的方式,帮助用户认识新朋友;“陌多多”则主打真人认证、语音社交,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真实交友并且有趣的社交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