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孩子对恐惧事物承受力


增强孩子对恐惧事物承受力

文章插图
[导读]孩子对某些事物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感是十分正常的 , 作为家长的不应该完全否认孩子的恐惧 , 而应该帮助孩子增强对恐惧事物的心理承受力 , 进而让其慢慢缓解甚至消除对事物的恐惧 。
恐惧是人的本能 , 小孩出生后 , 就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恐惧 。研究发现 , 在0-12岁的少儿中 , 90%以上的少儿会有恐惧心态;40%的2-4岁少儿至少有一种害怕对象 , 而43%的6-12岁少儿会有多达7种害怕对象 。不同年龄的小孩 , 有不同的恐惧 。
孩子对某些事物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感是十分正常的 , 作为家长的不应该完全否认孩子的恐惧 , 而应该帮助孩子增强对恐惧事物的心理承受力 , 进而让其慢慢缓解甚至消除对事物的恐惧 。那么 , 家长们应该如何加强孩子对恐惧事物的心理承受力呢?
1、正视孩子的恐惧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孩子感到你承认他们害怕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时候 , 他才会相信你对解除他的害怕所做的解释 。”如果你都不相信孩子 , 也不认同他的恐惧 , 孩子又怎么能相信你理解他呢?更加不可能接受你的解释了 。做父母的要正确对待孩子所害怕的事物 。
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教给孩子关于某些事物的知识 。如有的孩子害怕猫、狗等小动物 , 父母就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有关这些动物的小故事 , 并告诉他们这些动物一般不会伤害人 , 但要学会与它相处的方法 。这样 , 就可以帮孩子增强安全感 。
作为父母的 , 一定要正视孩子的恐惧 , 而不是逃避孩子的恐惧 。父母要知道 , 孩子就是孩子 , 他们并非成年人 , 由于他们对于事物的一知半解 , 让他们很容易对一些事物产生恐惧感 。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 , 父母觉得不可怕的事物 , 不等于孩子就不恐惧的 , 父母绝对不能主观地否定孩子的恐惧 。
【增强孩子对恐惧事物承受力】2、了解孩子真正的害怕
孩子们往往会言行不一地掩盖他们真正害怕的事情 。
如一些孩子每当父母要外出时总是哭闹不止 , 不让父母出去 , 而实际上他是怕一个人呆在屋子里 。因此 , 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言行 , 了解他真正害怕的事情 , 然后对症下药加以解决 。
要加强孩子对恐惧事物的心理承受力 , 就必须要从根本上了解孩子到底在恐惧什么 。从恐惧源下手 , 对症下药 , 才能快、狠、准地缓解甚至消除孩子对于某件事物的恐惧 。例如:
一些孩子害怕万圣节 , 其实他不是害怕万圣节本身 , 而是害怕与万圣节密切相连的鬼怪、黑暗和死亡 。又如:
一些孩子害怕上幼儿园 , 其实他也并非害怕幼儿园这个地方 , 也许他只是害怕离开父母 , 他害怕与陌生人相处 。
3、针对孩子的恐惧对症下药
孩子们从小就从小人书和童话故事里知道了鬼怪的故事 , 因而惧怕鬼怪 , 这时给他们讲唯物论是无用的 。有效的办法是对孩子说他是勇敢的孩子 , 当他在屋里时鬼怪是不敢跑进来的 , 或者说鬼怪怕好孩子等 。这样 , 孩子便很容易接受你的话 , 并消除惧怕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