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农民起义大多失败?从口号就可看出端倪!

《历史局中局》第3期: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
历史是不同的人做着相同的事,玩累了换一波人重复操作 。很多人看历史是单纯将某件事当真理,但那只是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发生的事情 。要了解历史发展规律,探寻其中奥秘,还是得在动态中寻找线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1个奇特的历史现象?古代王朝更迭多由农民起义造成,可最后成功夺取天下的大多是地主阶级,为何会造成这种现象呢?通过分析古代农民起义的口号,或许就能初步了解其中的奥秘 。
农民起义都需要口号,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政治纲领,要让农民知道为什么而起义是非常重要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场起义能否取得最终胜利 。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靠着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对戍边农民说延期到达目的地会被处死,继而发动了“大泽乡”起义,打出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由此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幕 。但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翻译过来就是那些王公贵族,难道是与生俱来的吗?从而号召900戍卒要早日创业做富一代 。
可平民一下子要成为王侯将相,说得再天花乱坠恐怕也没多少人信 。而且起义之后他们就立刻以项燕、扶苏之名扩充实力,可见“大泽乡起义”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 。从出发点来看陈胜、吴广的起义只是因为他们想成为王侯将相,多少有点屠龙者要成龙的意思,所以“大泽乡起义”在半年之后就失败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

为什么古代农民起义大多失败?从口号就可看出端倪!

文章插图
2.“约法三章”
反观刘邦就聪明多了,刘邦攻破咸阳之后不仅没有贪图享乐,反而把秦朝的那些宝藏封存起来,然后又率军返回灞上 。而且还对深受秦末暴政的咸阳民众表示了慰问并“约法三章”,废除了秦末的一系列苛政,只留下“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 。至少在刘邦创立汉朝的过程中,对平民百姓的管束是非常宽松的 。
秦国是巨大的战争机器,即便是统一了六国也没有停下征伐的脚步,但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刘邦一下子就找到了百姓们的痛点,由此才能笼络人心并最终成就霸业 。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就继承了刘邦的优良传统搞无为而治,才为汉武帝打败匈奴奠定了基础 。
为什么古代农民起义大多失败?从口号就可看出端倪!

文章插图
3.“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张角偶然间得到了《太平要术》,因此学了一些基础医术和道术,从而成为了“太平道”的创始人 。恰逢东汉末年,吏治混乱、民不聊生,张角在不断走基层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底层农民,最终于公元184年3月4日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试图借助宗教信徒推翻东汉王朝 。
虽然张角自封为“天公将军”,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这也表明了他们希望打造一个更为公平、公正的社会,但那个起义口号明显充满奇幻色彩,脱离百姓需求,注定也长远不了 。
4.“天补平均”
王仙芝和黄巢都是贩盐起家,王仙芝公元875起义后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这也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首次打出了平均的旗号 。公元878年王仙芝兵败被杀,黄巢继任后自称“冲天大将军” 。3年后黄巢进入长安城,建立大齐政权,下令4品以下官员留任,其余官员罢免,而且给一些穷人发放经济补助 。但之后局势失控,下属开始抢劫大户财产引发民众不满,黄巢从此走下神坛直到被唐军彻底击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