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被盯上了( 二 )


亿欧实地走访了多家商超,货架上,伊利蒙牛平分秋色,每一款伊利产品几乎都能在蒙牛中找到对应,彼此间的产品差异不断在缩小,这意味着伊利至今都没有完全甩开蒙牛 。
而除了两大寡头之外,包括新希望、三全食品在内的各种对手,都看到了这个市场良好的利润水平,投入布局 。
作为消费者,在选择牛奶时候的考虑因素,也逐渐出现变化 。
伊利主打的常温奶虽然解决了市场上乳制品“从无到有”的需求,通过长途运输和长期贮存,可以让更多人喝到牛奶,但随着消费升级,市场早已迈入了“从有到优”的时代 。
消费者更注重牛奶的新鲜度与营养成分,一度被替代的低温奶重返舞台 。
这时,地方品牌的优势开始凸显 。因为低温奶的保质期非常短,长途运输需要完善的物流和冷链技术,成本较高,一般奶企会选择就近建厂 。
这些地方奶企依赖本土优势,更容易打造出本地消费者偏好的牛奶 。北京三元、上海光明、四川新希望、河南花花牛、陕西银桥等,拥有庞大的忠实消费者群体,他们会在社交媒体和论坛上,自发地分享本土品牌和伊利的测评 。
在知乎“什么牌子的牛奶比较好喝?”问题下,有921个回答,被浏览621万次 。
亿欧初步统计了高赞前五的回答,共涉及19个省级地区,33个地方牛奶品牌,伊利蒙牛被排除在外 。不少消费者反应,从小就喝地方品牌,“味道好”、“品质高”,是被提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
在这里,伊利被“视而不见”,很难打进消费者的内心 。
产奶新势力
最近两年,各类创新型消费品牌崛起,新兴势力也开始挑战伊利的“防线” 。
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催生了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为代表的电商零食品牌,甚至出现了“认养一头牛”这样的电商牛奶品牌,这是伊利很少遇到的对手 。
2016年11月,“认养一头牛”诞生于浙江杭州,由上海光明乳业代工,产地在山东德州 。依托当地电商优势,认养一头牛抓住了消费者最关注的品质与安全,提出“放心奶”的口号,通过打造概念与包装产品,借助KOL进行社群营销,在天猫乳制品旗舰店中稳居前列 。
据Foodaily统计数据,认养一头牛自2018年7月上线天猫平台以来,2018年下半年实现销售额713.5万元,到2019年全年,销售额就快速增长到2.59亿元 。
亿欧推测,2020年至今,认养一头牛销量超过610万单,实现销售额5.4亿元,好评率超过99% 。虽然相比伊利的收入还只是个零头,但细分市场的高速增长已无法被忽视 。
如果涌现出越来越多这样的电商牛奶品牌,情况将会怎样?其实,伊利不仅要应对国内乳企的挑战,还要警惕进口牛奶的渗透 。
亿欧在天猫输入“牛奶”进行搜索,综合排名前60款牛奶,进口牛奶占据11席,集中在澳洲德运、德国德亚与新西兰安佳三个品牌,合计月销量超过10万单 。如果仅从销量上看,几乎不对伊利构成任何威胁 。
这三款进口牛奶每200ml的价格在3~4元,每盒比同等规格的伊利牛奶平均贵1元 。
但是这三款进口牛奶每100ml的蛋白质含量在3.3~3.6g,而伊利普通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0~3.2g,这成为了很多消费者购买进口奶的重要原因 。
金典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虽然能达到3.6g,但是每200ml的价格达4元,已经比大多数同等规格的进口牛奶要贵 。
进口牛奶平价优质,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有消费者表示,“没有国产纯牛奶那么难喝,日期也很新” 。
蒙牛、地方奶企、新兴品牌和进口牛奶,都在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伊利利润 。如同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内的城堡中有无数的财宝,但城主必须全力去守卫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