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照搬西方不可取



幼儿园开学一个多月 , 王星云觉得自己可真累!他儿子上的幼儿园给家长布置的各项“作业”实在太多了 。王星云因此非常留恋孩子放寒假———那段没有“作业”的时间 。采访人员最近走访了天津市的几家幼儿园发现 , 学习西方的办园理念渐成时尚 。
一些父母向采访人员抱怨:“现在的方式好是好 , 可中国父母不像国外有全职妈妈 , 我们哪有时间那么投入地互动和交流啊!”
手工制作难度脱离实际 不忙孩子忙坏父母
王星云4岁的儿子在天津一所一类国办幼儿园 , 当初为了让儿子上这所大家公认的好幼儿园他可是费了不少劲儿 。这家幼儿园也推行“开放式”办园 , 让孩子从小多接触外界 , 参与各种活动 , 同时也要让父母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日常教学 。王星云非常欣赏这种教育方式 , 因为它“在真正培养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嘛” 。
可是没想到 , 这种办园理念实际上成了锻炼、培养父母耐心的一种运动 。
一次 , 幼儿园搞联谊活动 , 要求每班同学都要自己动手做一种玩具 , 然后小朋友们跨班一起玩儿 。儿子的班里分到的任务是做一种“棉花棒”———缝一个布套在里面放上棉花 。可这种手工活儿孩子哪儿会呀?只能父母完成 。可是现在家里一般都没有布 , 而且平时工作也忙 , 父母根本没有时间去买 。
到了交作业的当天 , 正是工作日 , 夫妻俩只能早上5点多起床 , 把家里的一个床单撕开 , “千针万线”地缝成了外套 , 这才发现家里根本没有棉花 。不得已 , 他们又撕掉另外一张床单 , 填进去 。最后 , 两个大人做了一早晨的玩具 , 也没有被幼儿园老师评优 , 孩子还非常不高兴 。“说是让父母利用家里的物品与孩子自制玩具 , 但不能脱离实际 。
”王星云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应该从实际出发 , 一个小班的孩子能折个纸鹤、飞机就不错了 。
不顾国情一味模仿 亲子教育就是泡在一起?
“亲子园”如今是许多幼儿园的诱人招牌 。这里面包含两个概念 , 一是为了让准备进入幼儿园的孩子熟悉环境的亲子班 , 二是幼儿园的平时活动让父母共同参与 。
杨淑丽就是看中父母共同参与幼儿园教育 , 而把女儿送到了一个亲子园 。“让父母共同参与对孩子的教育 , 这是以孩子为本的人性化方式 , 多好啊!”这是杨淑丽当初的想法 , 但现在她开始怀疑 。
杨淑丽的女儿所在幼儿园在社会上知名度很高 , 参加像商业庆典、在电视台演出之类的社会活动相当多 , 组织中班、大班的孩子去游览、参观的机会也不少 。可这些活动幼儿园都要求父母陪同 , 为此杨淑丽没少请假 。“现在专职妈妈有多少?我们这些上班族哪挤得出时间呀 。”杨淑丽一次放弃加班陪孩子参加完幼儿园组织的爬山比赛回来 , 心里很不是滋味 。
女儿好朋友的妈妈是个专职母亲 , 为了孩子出游 , 做了充足的准备 , 不仅有精心制作的三明治 , 还有削好皮、切好块、能够一口吃一个的小黄瓜块、苹果块 , 老师为此还表扬了那个孩子的妈妈 。而看着自己匆匆忙忙给孩子买的成包的饼干、蛋糕 , 加上整根的黄瓜 , 显得太“粗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