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询价机制有BUG?96%机构上报同一价格 相关措施或将出炉

_原题为:新股差点发行失败,IPO询价机制有BUG?96%机构上报同一价格,抱团压价还是巧合?相关措施或将出炉
摘要【IPO询价机制有BUG?96%机构上报同一价格 相关措施或将出炉】近期,科创板上纬新材发行在IPO询价市场掀起波澜 。有接近监管人士透露,相关监管部门近期将就新股发行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可能会研究出台相关措施 。(券商中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 。
近期,科创板上纬新材发行在IPO询价市场掀起波澜 。发行人、承销商、询价机构三者激辩,也令市场对新股定价机制的合理性重新反思 。
一方面新股发行加速,IPO市场供求关系生变,有投行人士表示新股发行越来越困难,难以达到发行人预期;另一方面有投资人士指出,新股定价机制的漏洞为询价机构压制发行价,甚至串通报价提供了便利 。
有接近监管人士透露,相关监管部门近期将就新股发行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可能会研究出台相关措施 。
供给增加,新股估值中枢下移
注册制下,新股发行节奏加快,不如意的发行结果令部分上市公司及承销商“皱起眉头” 。
近期备受市场瞩目的上纬新材,发行价格如果再少一分钱就会导致发行失败 。通过询价后,该公司预计募资总额只有1.08亿,募资净额7004万,净募资额低于该公司2019年净利润7827万元,最终以10.04亿元的市值压线科创板上市标准 。
事实上,募资不达预期的情况开始频繁出现 。根据统计,截至9月15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48家IPO企业募资出现募不足,其中发生在今年下半年的共有30家,占比高达62.5% 。在30家企业中注册制下发行的企业就有28家 。
科创板企业龙腾光电的募资完成率最低,计划募资15.52亿,最终实际募资额为4.07亿元,募资完成率仅为26.21%,远远低于上纬新材募资的42.51% 。
另一方面,有IPO企业反映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并不理想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从一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获悉,近期一家尚处承销阶段的科创板IPO企业,曾认为机构投资者报价过低,一度想要中止发行,后经承销商再三游说,才继续推进 。
从数据来看,目前市场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发行市盈率下滑规律 。数据显示,科创板全年共有34家企业发行市盈率低于当期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下半年有14家,占比约40% 。就在近期依然有高市盈率企业发行,比如9月1日招股的思瑞浦发行市盈率就高达141.48倍,9月8日招股的芯海科技发行市盈率也达61.14倍 。
至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方面 。8月24日至今已披露发行市盈率的35家新创业板IPO企业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有22家,其中有3家采用的是直接网上定价发行 。
华东地区一位保代表示,新股发行节奏愈发密集,供求关系在寻找新的平衡,估值中枢在此过程中也会下移 。
“抱团压价”还是“意外一致”?
科创板企业上纬新材之所以受市场关注,一方面因为募资创下科创板新低,另一方面出现质疑存在询价机构“抱团压价”行为的声音 。
根据券商中国采访人员统计,共有415名机构投资者参与上纬新材IPO询价,有399家统一报出2.49元的价格,集中度高达96% 。
华南地区一位券商承销人士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透露,上纬新材9月9日进入发行,启动初步询价 。“机构前期对这家公司的估值可能并不理想,申万宏源(主承销商)在初步了解后,预估可能出现发行失败,在周末曾私下给询价机构发送短信,希望机构能适当报出的价格,保证上纬新材发行成功 。”
这位券商承销人士称,如果不是主承销商的短信央求机构帮忙,上纬新材肯定发行失败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询价机构处于“帮忙”目的,按照科创板第五套上市后10亿的标准,倒推出最低价2.49元的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