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亿支吸管的生死寓意:“限塑令”在升级 厂商在观望( 三 )


纸吸管也的确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喜茶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称,以北京为例,从2019年6月开始上架纸吸管以来,北京门店已经有1/3的消费者习惯使用纸吸管 。
采访人员留意到,喜茶门店的自助吸管区提供塑料和纸质两种吸管供消费者选择,但会有指示建议大家减少塑料吸管的使用 。在喜茶的外卖平台上,有常规吸管、纸吸管或不使用吸管三种选项,其中默认选择纸吸管,但同时注明口感略有影响 。
蜜雪冰城上月宣布,自8月1日起,以郑州门店为试点逐步停用塑料吸管,到年底完成环保纸吸管在全国门店的上线 。
“新材料一定是未来的主流 。”虽然遵道包装也有纸制品的部门,但罗良山更看好生物塑料吸管,只是卡在成本比较高的环节 。据他介绍,在改变性能之后,PLA吸管的耐热温度能达到85摄氏度,完全可以满足热饮60摄氏度左右的入口温度 。
遵道会在每周六,把设备空出来,专门测试不同的上游原材料厂家送过来的产品性能,比如说用水泡、开水泡、火烧 。“大概测试了四五十家,目前有四五家已经很满意 。”遵道相关人士说 。
许利彪表示,如果用耐高温胶水制作,纸吸管在75~80的高温下也不会软化,但是口感上来说没有PLA吸管好,对于喜欢咬吸管的顾客,纸吸管没有回弹功能 。
而专事纸吸管行业的丁志朋对纸吸管的前景很有信心,但不看好PLA吸管 。他的观点是,相对PLA吸管目前5倍于塑料吸管的成本,纸吸管的成本为塑料的2~3倍 。出口欧洲市场的经验也有参考价值,PLA吸管的外观和体验感与塑料吸管相似,无法判断是否掺入了塑料成分,至少严谨的欧洲客户对此不太认可 。
“升级版限塑令”执法因地制宜
李二桥并不认为今年还会出现像2018年那样的风潮 。当时,国内进入到可降解吸管领域的企业可谓“井喷”,目前整体来说还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 。
楼仲平指出,2018年的“吸管热”有炒作的成分,所有的国外客户由于受到这一股风潮的影响,一下子都选择了可降解吸管,但后来意识到,在当时,可降解吸管的体验,也就是它的物理性能还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
“比如纸吸管,有些质量差的放进去三五分钟就化掉了,饮料还没开始喝 。而聚乳酸吸管的保质期最长不超过一年,后来储存过程中三五个月就开始分解 。所以有些客户回过头来又选择了塑料吸管 。”楼仲平说 。
两年过去,客户的要求更明确,技术门槛升高,在今年疫情和禁塑令的夹击下,中小企业生存堪忧 。
罗良山谈到,鉴于PLA吸管的性能超过半年后会下降,所以遵道只能跟供应链较为成熟和完善的茶饮品牌合作,而一些中小品牌可能会比较痛苦,不能保证在半年内清掉存货 。
温州高大纸管机械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纸吸管的机械设备,和国内多家有实力的吸管生产商均有合作关系,许利彪告诉采访人员,2018年仅温州瑞安地区,最少有一两百家“跟风”做纸吸管设备的厂家,“一股风过后”,去年没有实质性的订单,今年碰上疫情,随着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现在坚持下来做得好的也就五六家 。”
如今,产品的质量和规范程度才是立足于行业内的关键 。原本从事塑料餐具生产的丁志朋对纸吸管市场充满信心也来源于自身实力过硬 。他的吸管品牌已经陆续通过符合欧美规定的237项检测,检测费用达到100多万元 。“国外的大公司看到检测内容非常完备,所以选择跟我们合作 。”
丁志朋也是从2018年起开始接触纸吸管行业,基本上全部为出口外销 。今年5月,距离国内外禁塑令的期限越来越近,他毅然停掉所有的塑料制品项目,专注于生产纸吸管 。在嘉兴市海盐县,丁志朋的公司拥有8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30台纸吸管机器和98名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