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亿支吸管的生死寓意:“限塑令”在升级 厂商在观望

_原题为:460亿支吸管的生死寓意:“限塑令”在升级 厂商在观望
摘要【460亿支吸管的生死寓意:“限塑令”在升级 厂商在观望】“升级版限塑令”来势汹汹,涉及多种塑料制品 。12年前,“旧版限塑令”规定对不可降解塑料袋收费 。时至今日,即使在一线城市的农贸市场,免费的塑料袋仍随处可见 。这次结果又会如何?(中国经营报)

进入2021年时,你咬的吸管可能会没有弹性,也可能形似塑料实则不是 。前者是成本价每支0.03元的纸吸管,后者则是每支0.04元的PLA吸管 。这个切换,背后替代的则是460亿支每支0.01元的塑料吸管 。
“升级版限塑令”来势汹汹,涉及多种塑料制品 。12年前,“旧版限塑令”规定对不可降解塑料袋收费 。时至今日,即使在一线城市的农贸市场,免费的塑料袋仍随处可见 。这次结果又会如何?
2020年8月末,商务部再次明确“禁管令”的时间: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据央视新闻报道,其中塑料吸管近3万吨,约合460亿支,人均使用量超过30支 。
虽然占比仅有0.0036%,但民间环保机构摆脱塑缚项目专员认为:“吸管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切入点,不像更依赖塑料的食品包装,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替代品,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可以被替代 。”
多位业内人士称,纸吸管和PLA(Polylactic acid,聚乳酸)吸管将是塑料吸管的主流替代品 。PLA使用可再生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取出的淀粉原料加工制成,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后在堆肥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各自的“限塑令”实施方案,但尚未提到处罚细则 。而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违规使用或未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情况的,将面临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邮政等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
距离“禁管令”生效不足四个月,吸管行业供应链上下的多家企业向《中国经营报》采访人员表示,关于政策的执行力度,市场的接受度,究竟消费者偏重哪种材料作为塑料的替代品,他们都在进行观望,也在积极准备 。
在餐饮领域,与吸管息息相关的饮品行业,尤其是茶饮行业的头部企业已经率先响应,纷纷上架纸吸管 。但无论是消费者普遍反映体验感较差的纸吸管,还是目前因供应短缺导致成本较高的PLA吸管,都仍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
外销企业持观望态度
目前,吸管产品一级经销商、义乌市尧胜日用品有限公司已经在积极转型可降解产品,但仍有60%的业务在销售塑料吸管,创始人张勇军表示,去库存需要一个过渡期 。“因为大家手上可能还有塑料吸管的库存,7月、8月进一步加强禁塑的规定出来的时候,订货已经提前一两个月完成,加上运输和销售,一个周期肯定没有那么快,所以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我觉得真正采购可降解吸管要到11月、12月 。”
9月6日晚,张勇军从温州乐清返回义乌 。在乐清,他实地考察了纸吸管设备生产商许利彪做纸吸管设备的工厂,发现那里的设备比自己前两年接触的更先进,他们聊了聊关于产能、价格、品控、材料,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
在国家提出禁塑令之前,国内的吸管厂商大多在2018年正式进入到生产并出口非塑料类吸管的赛道中,更有一大批原本不是吸管行业的从业者闻风而动 。
2018年5月,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一项关于控制塑料废弃物的提案 。2019年3月,欧盟议会以压倒性投票正式通过这项“全面禁塑令”,宣布从2021年开始,欧盟成员国将全面禁止使用吸管、餐具、棉签等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