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关键 步步为“赢”

奥地利习性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斯最早发现了印刻现象 。他观察到出生后几个小时的小鸭、小鹅会追随它们第一次见到的移动物体 , 无论那是母鸭、母鹅还是劳伦斯本人 , 但如果生后最初的1~2天没有遇到追随对象 , 它们就丧失了这个能力 , 再也不会去追随谁了 。
劳伦斯拒此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
人类婴幼儿同样存在类似的关键期现象 , 也就是很多能力必须在特定时期得到环境帮助而获得发展 , 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会影响发展的水平 , 甚至失去发展的可能 , 就像大家曾经听说过的“狼孩儿”、“猪孩儿”的故事 。美国学者盖塞尔曾提出婴幼儿发展的八个关键年龄 , 他发现婴幼儿在这些关键年龄会有一些特殊的跳跃式进步 , 其变化是其他年龄阶段所不具有的 , 并确定了一系列测查和诊断标准 , 用来评价孩子的发育水平 。
美国学者伯顿怀特主持的“作为教师的新父母”研究项目通过对数千个家庭进行定期随访 , 根据孩子成长和家长教养职能的特点 , 把生命最初三年分成七个阶段 , 他们先后在美国42个州及其它一些国家培训专业人员和家长参加父母作为教师的婴幼儿早期发展计划 , 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果 。
瑞士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自己三个孩子的跟踪观察研究 , 创建了认知—发展理论 , 对儿童认知发展心理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把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 , 其中标定0-2岁宝宝发展的感觉运动阶段又进一步划分为六个阶段 , 分别是:反射活动、动作重复、偶然目的活动、目的—手段协调、尝试—错误反应和心理表象操作—思维开端等 , 并阐释了各个阶段独特的本质特点 。
30多年以来大量的研究和教养实践一再证明:婴幼儿的成长决不是简单的连续不断的量变过程 , 他们的成长道路就象是在蹬山 , 经过一点一点的努力蹬上一个台阶 , 表现出飞跃性的划阶段的发展和进步 , 然后再向下一个高度进军 。尽管各个阶段相互间有一定交叉 , 但每个阶段的进步都是下个阶段发展的基础 , 如果前一段路没走好 , 下面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麻烦 。
1996年我们开始了“育儿指导服务的研究计划” , 通过对近千名婴幼儿家长的调查访问 , 发现在0-3岁婴幼儿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遇到的问题表现出非常明显的重复性特征 , 无论是对于孩子健康的担心 , 日常照顾中的困惑和麻烦 , 还是教育交流中的问题和矛盾 , 相同月龄孩子的家长会不约而同地提出类似的问题 , 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分阶段对家长进行系统的育儿咨询和指导是可为的并应该是非常有效的 。
经过1997-1998年的试验 , 我们从98年中期开始对0-3岁的婴幼儿家庭进行科学育儿跟踪指导服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传授早期教养知识和方法 , 设立咨询热线记录和回答家长的问题 , 在关键期对孩子的发育水平进行测查评价 , 分阶段对家长进行具体的育儿指导等等 。几年来不断总结和调整并不断补充完善 , 逐渐归纳出一套规范的婴幼儿早期发展关键期教养指导方案 。
2000年以后 , 我们进一步总结指导服务的经验 , 不断补充和丰富指导服务的手段 , 发展和细化了一整套促进关键能力发展的方法和技巧向家长示范和讲解 , 开发了喂养、睡眠、情绪行为等问题综合调理以及高危儿系统早期干预训练方案 , 创新了早期教育重点能力发展游戏活动 , 将“关键期跟踪指导模式”向更加全面和更加系统的方向推进 , 取得了更好的收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