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资1000亿+!券商疯狂“补血”为哪般?

_原题为:募资1000亿+!券商疯狂“补血”,为哪般?
在资本市场表现回暖叠加金融业开放等多重因素之下,券商今年频频“进补” 。不仅发债规模高企,定增、配股也一样不落下,百亿融资比比皆是 。在此背景下,券业马太效应加剧,强者恒强,中小券商如何突围更值得深思 。
对于券商来说,今年无疑是个“大年”,不仅经纪、自营等主营业务赚的盆满钵满,股价和估值也一飞冲天 。在政策放松和市场回暖背景下,叠加金融业对外开放等多重因素,春风得意的券商也迎来融资窗口期,纷纷将融资扩张资产规模放在了重要位置 。
券商今年以来募资超千亿
为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扩大公司资产规模的增长空间,今年以来,券商“补血”颇为疯狂 。
11月9日晚间,南京证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暨股本变动报告书》 。根据公告,南京证券此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43.75亿元,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23家 。
而就在几天前,西部证券定增申请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浙商证券的100亿定增也申请过会 。
券商融资似乎正在加速 。据中国基金报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1家券商抛出定增方案,累计募资金额超千亿元 。其中,多家券商的融资额高达百亿元 。海通证券的融资额最大,高达200亿元;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紧随其后,分别为150亿元和134.6亿元;此外,中信建投证券、天风证券、浙商证券融资额都在百亿级 。
券商“补血”渠道也进一步拓宽,呈现多样化特点 。除了定增融资外,今年以来,券商也积极通过发行证券公司债、证券公司次级债、短期融资券及可转债的形式募资,截至11月10日,累计募资1.44万亿元,同比增长97% 。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超16家券商发行过短期融资券总额超过200亿元 。其中,招商证券发行短期融资券620亿元,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均发行短期融资券610亿元,中国银河发行520亿元,国信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海通证券等多家也发行了大规模短融券 。
在业内看来,相比公司债,发行短期融资券具备发行门槛低、周期短、能快速补充公司运营资金等特点,因此短融券也成为券商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渠道之一 。
不过,临近年底,短融券的成本也出现了短线上升的态势 。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后,证券公司短融的利率已经从2%上升到2.49%的水平 。
有券商债券部门相关人士分析,近期短融利率上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资金需求上升推升了利率抬升;二是年末市场资金整体需求大幅上升,资金价格也会同步上升 。但相比债券融资方式,短融利率上升幅度并不高,依然是券商选择增加资金需求、开展业务的有效渠道之一 。
同时,券商热衷发行次级债也成为一个新的现象 。今年5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决定》,允许券商以公开方式发行次级债,由于次级债能按比例折算入净资本,不少券商公开发行次级债意愿强烈 。截至11月10日,今年以来,券商共发行63只证券公司次级债,发行总额为1154.83亿元 。
另一方面,券商也在积极通过配股融资,已有招商证券、山西证券、东吴证券、天风证券、国海证券和国元证券6家上市券商在年内完成配股,累计金额超360亿元 。其中,招商证券以127.04亿元的配股募资额居于榜首,东吴证券、国元证券、天风证券配股募资额也均高于50亿元 。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券商“进补”较猛,定增、发债一样也不落下 。如今年定增高达200亿的海通证券,近日其700亿公司债融资也已获批 。此外,天风证券则采用了定增和配股两种方式融资,全年累计拟融资18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