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常 产 褥】 从始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宫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 。
第一节产褥期母体变化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1.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主要表现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宫内膜再生 。 (1)宫体肌纤维缩复: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减少,而是肌细胞缩小,表现为肌细胞胞浆蛋白质被分解排出,胞浆减少 。裂解的蛋白及代谢产物通过肾排出体外 。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宫体逐渐缩小,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 。于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扪不到宫底,直至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 。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分娩结束时约为1000g,产后1周时约为500g,产后2周时约为300g,直至产后6周为50-60g,较非孕期子宫稍大 。 (2)宫内膜再生:胎盘从蜕膜海绵层分离排出后,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至手掌大,面积仅为原来一半,导致开放的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在正常凝血功能影响下形成血栓,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其后创面表层坏死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 。残存的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 。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时,若在此期间胎盘附着面因复旧不良出现血栓脱落,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
2.宫颈胎盘娩出后的宫颈松软、壁薄皱起,宫颈外口呈环状如袖口 。于产后2-3日,宫口仍可通过2指 。宫颈外形(产后1周)及宫颈内口(产后10日)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4周时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仅因宫颈外口分娩时发生轻度裂伤,因多在宫颈3点及9点处,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型横裂(已产型) 。(二)阴道 分娩后阴道腔扩大,阴道壁松弛及肌张力低,阴道粘膜皱襞因过度伸展而减少甚至消失,于产褥期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约在产后3周重新出现粘膜皱襞,但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 。
(三)外阴 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3日内自行消退 。会阴部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后,均能在3-5日内愈合 。处女膜在分娩时撕裂形成残缺痕迹称处女膜痕 。(四)盆底组织 盆底肌及其筋膜,因分娩过度扩张使弹性减弱,且常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 。若能于产褥期坚持作产后健身操,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否则极少能恢复原状 。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断裂造成骨盆底松弛,加之于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可导致阴道壁膨出,甚至子宫脱垂 。二、乳房的变化
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 。产后乳腺分泌乳汁的神经体液调节复杂:随着胎盘剥离排出,产妇血中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胎盘生乳素在6小时内消失,孕激素在几日后下降,雌激素则在产后5-6日内下降至基线 。雌激素有增加垂体催乳激素对乳腺的发育作用,但又有抑制乳汁分泌、对抗垂体催乳激素的作用,产后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乳汁开始分泌 。尽管垂体催乳激素是泌乳的基础,但以后乳汁分泌很大程度依赖哺乳时的吸吮刺激 。当新生儿在生后半小时内吸吮乳头时,由乳头传来的感觉信号,经传人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致使垂体催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 。吸吮动作能反射性地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增加乳腺管内压喷出乳汁,表明吸吮喷乳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 。此外,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可见保证产妇休息、睡眠和饮食,避免精神刺激至关重要 。
- 产后夫妻“欢娱” 原何成痛楚
- 关于如何选择剖宫产的麻醉
- 早产儿的相关喂养方式是什么
- 早产儿的家庭护理方法有哪些
- 抖音发的两个日常怎么分开 抖音发的两个日常如何分开
-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正制定QDLP暂行办法 全方位便利境外资本投资
- 宋代磁州窑:常见宋代磁州窑的特征
- 产后可以吃盐吗
- 正确哺乳让乳房不下垂
- 产后月经量变少怎么回事 如何正确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