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后浪”冲击硅片双寡头格局 大尺寸之争白热化

摘要【光伏“后浪”冲击硅片双寡头格局 大尺寸之争白热化】作为光伏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硅片市场已形成隆基股份(601012)、中环股份(002129)双寡头格局 。去年以来,两家公司不断地推出扩产计划,以捍卫市场份额 。然而,在强手林立的环境中,光伏硅片新势力企业依然展现出乘风破浪的姿态 。(证券时报)

光伏“后浪”冲击硅片双寡头格局 大尺寸之争白热化

文章插图

光伏“后浪”冲击硅片双寡头格局 大尺寸之争白热化

文章插图
作为光伏产业链利润最丰厚的环节,硅片市场已形成隆基股份(601012)、中环股份(002129)双寡头格局 。去年以来,两家公司不断地推出扩产计划,以捍卫市场份额 。然而,在强手林立的环境中,光伏硅片新势力企业依然展现出乘风破浪的姿态 。
这都源自于另外两家企业最近披露的动态 。一是上机数控(603185)与天合光能(688599)签订了一份单晶硅片长单销售合同,预估销售金额102.4亿;二是京运通(601908)计划在四川乐山投建24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并已与乐山政府部门达成合作意向 。
新势力企业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上对利益的追逐,也有客观上市场对独立第三方硅片供应商的需求 。此外,硅片的尺寸标准正处于较为混乱的过渡阶段,新势力企业看准大尺寸演进方向,新上产线基本都实现了210mm硅片向下兼容,希望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
当前,围绕硅片尺寸俨然形成了182mm与210mm两个不同阵营,随着新势力企业的入局,两大阵营的争夺更趋白热化 。前两天,隆基、晶科、晶澳宣布,三家企业明年的182产能合计将达到54GW;210阵营也不甘示弱,中环股份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公司明年210产品的订单需求大概会达到40GW~50GW 。
双寡头格局遭冲击
光伏硅片市场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着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的双寡头格局 。一方面,两家公司的硅片产能位居前两位,另一方面,虽然晶科、晶澳等头部组件厂商也有规模不小的硅片产能,但基本上都是自用为主,唯有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拥有大规模外销的能力 。
不过,最近两年,硅片新势力的崛起让双寡头格局有所松动 。新势力的代表企业是上机数控和京运通,两家企业都是依靠自身专业设备优势向硅片领域渗透;此外,多晶硅料供应商东方希望也对硅片市场觊觎已久 。
京运通近期披露了一份投资协议,公司将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建设24GW单晶拉棒、切方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并与四川省乐山市政府、乐山市五通桥区政府达成合作意向 。
据测算,该项目总投资约为70亿元,将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约40亿元 。按照项目进度安排,先期建设一期12GW拉棒、切方项目,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二期12GW拉棒、切方项目在一期项目达产后两年内投产 。
京运通主营业务涉及三大板块,即高端装备、新能源发电及新材料 。其中,新材料业务依托公司位于内蒙古乌海的新材料产业园,可年产5GW硅棒 。采访人员注意到,京运通曾对外表示,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乌海一期项目产能可提升至7GW左右 。
实际上,乌海一期项目只是京运通向硅片环节进军的开胃菜 。今年上半年,公司启动了定增,计划募资不超过25亿元,募投项目之一是在乌海投建10GW高效单晶硅棒项目,项目建设期共2年 。这样看来,京运通已建成及正在规划中的硅片产能合计接近40G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