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

长平之战,哪怕是在战国那样战争频繁的时期,也算是一场大战,一场伤亡惨重的大战 。这场战争,最终双方的伤亡都如此惨重,恐怕是秦王和赵王都没有想到的 。
事实上,有一种情况,是可以避免如今局面的,那就是秦王在一开始就派出白起攻打赵国 。
然而,历史上秦王却并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

文章插图
猜测一:长平之战能僵持这么久,秦王是没想到的
历史节点推进到长平之战这个份上,秦国已经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超级强国了 。现在,我们习惯于将楚国、齐国和赵国并列为战国时期除秦国外的三大强国,但是事实上,赵国的实力却远没有齐国和楚国强大 。
因为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仅仅是军事上的改革,赵国强大的也仅仅是军事实力 。论经济实力,赵国很一般 。
赵国的地理位置,在当时是靠近北方游牧民族的,其治理下的人们也是半农半牧的,也就是说赵国的粮食储备其实很不稳定 。
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

文章插图
反观楚国和齐国 。楚国就不提了,南方巨无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疆域最广阔的国家,其国土内物产十分丰富 。齐国则靠近滨海,渔业资源丰富,还没有强敌干扰 。
因此,在当时的秦昭襄王看来,赵国虽然强大,但断然没有胆子和自己做对 。此时的赵王也许只是猪油蒙了心,一时间犯了错,打一顿就好了 。毕竟,在此之前的赵国,在完璧归赵一事上对秦国表现出了相当大的敬畏 。
于是,秦昭襄王就派出了王龁攻打赵国 。此战很顺利,王龁几次击败赵国廉颇,逼得廉颇只能防守 。
“也许,赵国马上就要放弃上党了 。”此时的秦昭襄王这么想到 。
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

文章插图
结果,廉颇这一守,就是几个月,这可把秦王气坏了 。气坏了的秦王决定给赵国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反间计,有了后面的白起坑杀赵军 。
猜测二:长平之战的整个过程,秦昭襄王蓄谋已久
五国伐齐以后,赵国可以说是秦国统一天下最后的绊脚石 。是以,秦国和赵国的决战迟早会来临,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对山东六国的军事力量造成了重大的打击,而这一切的执行者,就是白起 。可以说,白起就是秦昭襄王手中的王牌 。
因此,可以这么猜测,长平之战发生以后,秦昭襄王就对攻赵计划进行了详细的部署,白起作为长平之战的终结者,也是秦昭襄王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 。
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

文章插图
试想一下,如果长平之战一开始,秦昭襄王就派出白起,会有什么结果?
结果一:白起率领秦国军队,势如破竹,击败赵军 。赵王害怕之下,火速投降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秦王可以获得上党地区,但是赵国却依旧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军事力量 。
结果二:白起率领秦国军队,势如破竹,击败赵军 。赵王害怕之下,联络诸侯,组成合纵,攻打秦国 。这种情况,对秦国更为不利,显然是秦昭襄王不愿意看见的 。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是有相当可能的 。自齐国衰败以后,赵国已经成为了山东六国的实际领导者 。史书上记载,完璧归赵前夕,齐国派人劝说赵国不要继续攻打秦国,当时的赵王同意了,这对齐国来说就是一大恩情 。
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秦王为何不一开始就派白起对战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