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鉴定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钧窑鉴定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钧瓷是陈设用瓷 , 最主要的器形是花盆、奁(花盆的盆托) , 也有少量的出戟尊和笔洗 。钧瓷至少在宋徽宗时代即已成为官窑 , 宋徽宗命人修建皇 家园林“艮岳” , 从全国各地征来奇花异石 , 就是《水浒传》当中杨志被劫的花石纲 , 这些花草需要专用花盆来盛放 , 这便有了钧瓷 , 即明清文人所称的“官钧” 。这些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钧瓷 , 皆为历朝历代的钧瓷精品 , 体现中国钧瓷的博大精深 , 技艺精湛!

钧窑鉴定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文章插图
明张应文撰《清秘藏》“均州窑 , 红若臙脂者为最 , 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 。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 , 其杂色者无足取 , 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 , 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 , 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钧窑属北方青瓷系 , 钧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与它的釉是一种乳浊釉 , 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 , 不同与耀州窑 , 也不同与汝窑 , 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 , 尤如蓝天中的晚霞 。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 , 虽然色泽深浅不一 , 但多近与蓝色 , 是一种蓝色乳光釉 , 是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 。
钧窑鉴定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文章插图
钧瓷 , 始于东汉盛于宋 , 产于河南省禹州市 。钧瓷历经千年而不衰 , 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 它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造型 , 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 。
由于钧瓷烧造时温度较高 , 所以不论宋钧、元钧 , 釉面一般不吃土 , 玻璃感较强 , 有时有水蚀现象 , 但土蚀情况较少 。也就是说 , 如果大家在市场上遇到一个土蚀严重的钧瓷就一定要小心了 。而且钧瓷釉面莹润细滑 , 摸着手感较滑腻 , 如果你看到的钧瓷釉面很干涩的话 , 就要小心了 。
钧窑鉴定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文章插图
釉色淡雅匀净这时期钧窑除了生产钧釉瓷器 , 还生产较多的青釉器物 , 质量精细 , 釉色纯净 , 透明性很高 , 玻璃质感强 , 通体不满大小不等的开片 。其釉色以青色为主 , 较橄榄绿而浅 , 似翠绿而深 , 正如《南窑笔记》所描述:“釉水葱茜肥厚 , 光彩夺目” , 颇似明代文献“青若葱翠色”之描述 。
元钧瓷一般光素无纹 , 炉、罐、瓶等立器有的采用模具贴花或堆塑纹饰 , 纹饰模糊不清 。常见有盘、碗、罐、炉、瓶、盆等 。碗多敛口、收腹、小圈足 , 底足心有旋削残留的鸡心凸起 。炉多直口或浅盘口 , 直颈 , 鼓腹 , 有三个小尖足或兽足 。与宋代钧窑瓷器相比 , 元代钧窑瓷器流传后世的数量要多 , 但其价值与宋钧却相差很大 , 主要是因为元钧瓷胎质粗松、釉色僵硬、存世量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