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的历史和工艺特色

现阶段 , 有钱阶 层的文化基础也不扎实 , 对于磁州窑这种风格的瓷器并不懂欣赏 。收藏界收藏瓷器 , 也是把官窑瓷器当作最美的东西去收藏 , 比如《鬼谷子下山》那个小罐 , 即使拍出了天价 , 但它究竟又有多美呢?何为大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趋向还存在很多欠缺 。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的历史和工艺特色

文章插图
受定窑影响北宋磁州窑装烧方法有多种 , 对于深腹碗、罐等圈足器或平底器 , 采用三*支钉、三足支垫垫烧 , 瓶、罐等高形器采用亚腰形支垫垛烧 , 有些精美细瓷采用一匣一器法烧造 。浅式碗、盘则采用支圈或支垫一匣多器仰烧 。另外还发现有支顶碗(盘) , 是用来放在筒式匣钵最 底部起支撑作用 , 即顶碗覆烧 , 此法可克服瓷器芒口的缺欠 , 内底虽有砂或一周无釉现象 , 但优于芒口瓷亦比叠累正烧产量高 。受磁州窑顶碗覆烧法的影响 , 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很多窑口金代均采用此种方法烧造瓷器 。灵武窑装烧方法博采众长 , 达八种之多 。一般碗、盘采用顶碗覆烧法烧造 , 罐、大盘类用支圈正烧法生产 。精细白瓷碗、杯等则用一匣一器法烧造 , 瓶、瓮等大型器用工字形支垫垛烧 , 小件碗、钵类采用芒口对烧 。除此之外 , 还学习邻近一些窑口的搭烧法即在瓶、罐等器肩部刮掉一圈釉 , 然后在上面扣一件碗、钵类器 , 这种见缝插针的烧造法既合理利用空间又提高产量、节约燃料 。
值得一提的是 , 2015年到2019上半年中拍出的磁州窑瓷器席卷并刷新了磁州窑拍卖前十排行榜 , 2018年以千万价格成 交的磁州窑白地黑花鱼藻纹小口瓶一举跃居榜单第 二 , 近年来 , 磁州窑也迎来了春天 。期间在拍卖场上脱颖而出的磁州窑瓷器 , 釉色多为白地黑彩 , 此外还有白地褐彩、珍珠地、绿釉剔花等;器形多见瓶类 , 尤以梅瓶为多 , 还有碗、钵 。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的历史和工艺特色

文章插图
俗话说:磁州窑是个筐 , 看不明白往里装 。这是说 , 在北方生产的民窑瓷器如果不能判别是哪个窑口的 , 那就是磁州窑的 。当然了 , 您不会连定窑、钧窑、耀州窑也看不明白吧?磁州窑的特色是白地黑褐彩绘 , 把传统的书画艺术与制瓷工艺结合在一起 , 您看观复展出的“磁州窑白釉黑花唐草纹梅瓶” 。
色调一釉下黑彩基本上为纯黑色 , 而釉上黑彩因无面釉保护 , 在烧成后期易受二次氧化 , 故其色调呈棕黑色 , 彩薄处更加明显;
磁州窑白釉黑剔花龙纹瓶的历史和工艺特色

文章插图
磁州窑器一般都入过土 , 器物上应有被腐蚀的痕迹露出 。釉面常见有细小开片出现 , 开片纹内可见土侵和腐蚀之痕 。这种痕迹很自然 , 与用酸泡出的迥然不同 。现代仿品也常故意制造这种腐蚀痕迹 , 但常会露出人工作伪的痕迹 。仿品其器物釉面的光泽是死板的 , 或犹如油漆过一般 , 毫无灵气可言 。腐蚀之痕常在刻花纹和转折之处出现 。真品土侵由纹路侵入 , 常达于彩面 , 造成有一种白色云雾状物质覆盖其上 , 这种覆盖有多有少 , 无规律可循 。由于是出土之物 , 露胎处点上一些热水 , 可嗅到土气 。真品露胎处放大镜下看有一种似玉质的肥膩感 , 伪品则显干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