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唐玄宗听信谗言杀了这名大将,“安史之乱”可以很快结束( 二 )


边令城这时同高仙芝还没有什么矛盾 , 况且是他同高仙芝一起立的功 , 所以他密奏朝廷 , 把夫蒙灵察侮辱高仙芝的情况奏了上去 , 并说:“仙芝立功而以忧死 , 后孰为朝廷用者?”玄宗于是提升高仙芝为鸿胪卿(掌朝会司仪 , 从三品)、假御史中丞(御史台副长官) , 并让他代夫蒙灵察为四镇节度使(掌地方军旅民政 , 辖区内各州刺史、太守都归其所属 , 是外任宫中权最重的) , 召夫蒙灵察回京任职 。

如果不是唐玄宗听信谗言杀了这名大将,“安史之乱”可以很快结束

文章插图
高仙芝为人豪爽 , 从前曾得罪他的人 , 此时成为他的部下 , 他只是召来大骂一顿 , 便再也不报复了 , 他身上也有唐时军阀身上所具有的黩武好杀、贪财任性等缺点 。天宝九载(750年) , 他征讨石国 , 国王车鼻施已答应投降 , 但他却将国王俘虏后杀掉了 , 以致引起多年争斗 。他又把石国的财宝都收归自己 , 家财越积累越多 。但他只是贪得 , 给别人的时候倒不吝惜 , 有人要的话 , 不管多少他都给 , 所以很得部下爱戴 。
不久 , 高仙芝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 , 因地方请留安思顺 , 朝廷便升他为右羽林军大将军(禁军统兵官 , 正三品) , 封密云郡公 。天宝十四载(755年) , 安禄山反 , 朝廷以荣王李琬为元帅 , 高仙芝为副元帅 , 率兵征讨 , 以边今诚为监军 。
唐玄宗做了几十年安乐皇帝 , 早已没有当年的英武果断 , 他已被安禄山的反叛吓得不知所措 , 对李琬和高仙芝寄予很大期望 , 在出征前两次慰劳军队 。高仙芝到陕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时 , 遇到了败退下来的先期讨叛的封常清军队 。封常清所率都是临时募集的未经训练的人员 , 连战连败 , 所以他劝高仙芝不如暂避锋芒 , 先退回潼关镇守 。高仙芝听从了他的话 , 便打开官仓 , 把仓库中的东西赏给士兵 , 将剩下不能拿走的焚毁 , 然后奔赴潼关 。兵马到潼关之后 , 他整顿军队兵械 , 稍稍恢复士气 , 击退了叛军的进攻 。
潼关是都城长安的门户 , 地势险要 , 是典型的“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之地 , 如果高仙芝与封常清能够坚守住 , 就可以遏止住叛军的势头 , 然后调集军队慢慢围剿 。如果不是边令诚杀害了高、封二人 , “安史之乱”可以很快结束 , 至少也不会殃及大半中国 。
边令诚作为监军 , 几次以私事求高仙芝 , 都被拒绝了 , 这时他便乘机报复 。边令诚回到长安 , 故意夸大高仙芝和封常清败退的情况 , 来激怒玄宗 , 又说:“封常清夸张贼势动摇军心;高仙芝弃数百里陕地不顾 , 盗抢公库财物和皇上赐物 。”玄宗正在惊慌之中 , 听到诬告 , 来不及考虑就大发雷霆 , 让边令诚捧着诏书去潼关军中将高仙芝、封常清就地杀掉 。
【如果不是唐玄宗听信谗言杀了这名大将,“安史之乱”可以很快结束】
如果不是唐玄宗听信谗言杀了这名大将,“安史之乱”可以很快结束

文章插图
边令诚先杀害了封常清 , 把他的尸体放在粗席子上 , 等待高仙芝 。高仙芝巡视回来 , 边令诚领着长刀手一百人将他围住 , 对他说:“大夫亦有恩命 。”意谓皇帝也让杀你 。高仙芝连忙下马 , 说道:“我退 , 罪也 , 死不辞 。然以我为减截兵粮及赐物等 , 则诬我也 。”然后又质问边令诚:“上是天 , 下是地 , 兵士皆在 , 足下岂不知之乎!”(《旧唐书高仙芝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