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1

谢谢你写的!!!
【模板1】要想使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首先需要被社会平等地接纳,而被社会平等接纳的首要问题是:残疾人需要与社会和社会中的人建立正常或最大限度接近正常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弱智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弱智儿童自身生存于社会的重要保证 。生活化教学就是)F艮据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弱智儿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教育训练活动 。”我们对弱智儿童的训练,主要是通过生活化课堂教学来实施的 。
     一、生活化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
     对弱智儿童的人际交往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以弱智儿童的基本特性和能够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要求,以及是否有助于其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中心 。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更多地注重实际功用,重点采纳以活动经验为中心的课程安排,通过培养弱智儿童适当的生活态度,教导他们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使他们走上社会就能用得上他们在校所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就需要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照顾个人生活需求的能力 。(二)培养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 。(三)培养适当的社会行为,发展其稳定性和趋向性 。(四)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以实用为中心 。(五)教学方法和形式要灵活多样,避免和生活实际的脱节 。
     二、人际交往生活化课程教学的实施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抽象的说教哪些活动是适宜的,哪些活动是不适宜的,学生往往辨不清 。因此,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
     (一)正面教育,强化训练,辨析释疑由于弱智儿童的思维概括水平比较低而导致其对概念的理解困难和混乱,对是非的分辨水平也{艮低,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关心爱护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克服其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他们,用炽热的爱去温暖他们,影响他们,去抚平他们的心理创伤,唤起他们的自尊 。对于儿童所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引导,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去解决,要用善意的目
光、信任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教师的爱心滋润儿童干枯的心田 。对待儿童出现的每一点进步要进行鼓励,不能用讽刺、挖苦的冷言冷语对待这些儿童 。在对弱智儿童的交往训练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社会公德的教育,使学生了:讲文明、讲社会公德不仅是青少年应有的品质,也是成功交往的基本要求 。文明礼仪交往,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也反映出个人的文化教养 。教育学生广泛使用礼貌用语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是人际交往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比如,在数学课的教学上,不仅仅教育学生认识钱币的面值,还通过“商店购物”这样的
游戏活动,来培养学生交往的基本知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老师不能训斥学生,一定要杜绝对孩子的歧视和嘲弄,多用善意和温和的语言积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掌握知识 。例如,教给学生如何用礼貌用语询问售货,在购物之后如何表示对别人帮助的感激之情,出自内心说一声:“谢谢” 。通过这样的教学,就容易使学生提早进入“大众交往”和“社会角色” 。这样,在日后的生活中,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事务的参与和纠纷,就比较容易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从而获得对方的帮助和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