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培养弱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弱智教育的重要部分 。培养弱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 。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弱智儿童在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
【弱智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培养弱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弱智教育的重要部分 。培养弱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 。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弱智儿童在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提高这些方面的自理能力 。本文主要从运用激励机制,小步子多循环,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等方法来论述培养弱智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 [关键词]弱智儿童;生活自理;开设在实验小学的育才班,共有14名学生,他们大都是在智力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 。刚接手这个班级,就发现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儿这方面的能力 。在个人卫生、衣着、大小便等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情况,实在是令人头疼 。在开学初的卫生检查记录中,11名学生中有8个学生的手指甲是长长的,而且嵌着黑黑的泥巴;有6个学生的手背、手腕、脖子存有污垢;头发是脏的,还带有异味 。吃饭前不愿意洗手,掉下来的饭用舌头舔 。有一个女同学连自己是男是女都搞不清,想上哪个厕所就上哪个厕所,经常在男厕所里出现 。有时不愿意去厕所,就随地解决,不讲文明也不知道难不难为情 。让他们自己穿穿衣服,有伸不进袖子的,有扣不住扣子的,有扣好扣子后左右不对齐的,更有拿起衣服就穿,却穿成了领子在腰上,腰爬到了脖子上……这种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认为有家长不要求他们学习任何的本领,采取一手包办的方法所致的,也有缺乏系统规范地训练,使学生得不到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机会的原因 。其实对于弱智儿童来说,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学习更重要 。只有学会了自我照顾,才能真正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我们想:弱智儿童是未来社会的组成部分,为了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只有通过教育训练,来克服特殊儿童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学会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以缩小他们与正常儿童的差别,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让弱智儿童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学会生活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少依赖或不依赖他人,使之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社会成员,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我们育才学校应有的贡献 。提高弱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实现弱智学校的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对学生在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自理能力的训练 。一、有计划地各科渗透,形成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网络弱智儿童往往伴有其他缺陷,因此需要系统地规划训练内容、流程 。我们任课老师一起研究,一起制定训练计划,做到各科围绕训练项目密切配合,训练中坚持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对困难大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 。例如:有些学生由于小脑发育不全、脑瘫而引起的手脚不灵活,牵制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此,我们在体育课上以补偿缺陷为原则,进行大小肌肉训练,通过抛接球、抛接沙包,伸屈腿、转头、行走、跑、跳等运动来增强他们的手臂力、腿力以及灵活性,为培养自理能力打下力的基础 。在劳动课上,由教师强化技能指导,从洗手洗脸到洗餐具,从脱衣穿衣到系鞋带,都手把手地教,反反复复地练 。常常是教师示范后,学生先动手练一练,然后一起操作,再个别指导,最后是一个一个过关,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整改意见 。在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全面认识各种衣物及日常生活用品,不仅教会这些东西的品名及它们各部分的名称,还让学生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用法,包括穿戴的基本常识等,并在劳动课学习技能的基础上再设计实践活动进行强化 。二、小步子,多循环,着眼于“动力定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刺激的系统经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强弱作用于有机体 。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够把这些刺激有规律地协调成为一个条件反射链索系统,造就了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的特点是当它已经形成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链索系统就自动地出现 。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 。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大大节省人们的脑力和体力上的消耗,达到减轻负担而提高功效的目的 。由于重度弱智儿童的注意力极度分散的,思维不能像常人一样有的放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此,对重度弱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训练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时可以把一个训练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极其简单的操作动作,让学生从一个简单的操作动作学起,然后将分散的操作动作连贯成一个整体操作过程 。例如:穿鞋子,我们把整个穿鞋过程分解成右脚穿鞋,左脚穿鞋 。单脚穿鞋又分解出几个简单的步骤进行教学 。1、一手拿起鞋子2、将同侧脚抬起放置于另一腿上3、双手握住鞋帮,让脚指头对准鞋口,并伸进鞋口4、用力将脚伸入鞋内,顶到鞋尖5、伸出食指插入鞋后跟,并用力将鞋后跟往上提,使脚后跟紧贴鞋底跟 。当左脚(或右脚)基本学会以后,另一脚的学习就相对容易 。最终才让学生完整进行双脚练习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耐心地一步一步分解指导,学生跟着老师学,小步子,多循环 。同时由于每一个分解步骤难易程度不同,在练习过程中必须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出发,适时缩短或延长某一步骤的练习时间 。例如:在穿鞋训练过程中,预定每一步骤四课时完成,1――4步完成较好,但第5步用了十课时的时间,可个别学生困难还是比较大 。通过教师和学生循序渐进的努力,学生逐渐掌握了穿鞋的基本要领 。通过反复的强化,逐步养成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习惯、技能等,让他们在基本的生活自理上形成动力定型的生理机制,这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关键 。三、运用激励机制,在表扬中展开训练活动针对弱智儿童也如同常人一样喜爱听人表扬,厌恶批评的特点,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但由于弱智儿童对语言的实际含义不是能很准确地理解,因此在表扬过程中,一味地用枯燥的语言表扬,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 。这些孩子对于食物的兴趣是最高的,可以利用食物作为奖励品适时给予孩子们奖励,有时也可以将奖品提升为红花,五角星,最终过度到简短语言表扬 。在表扬时,我们从对某一步骤的表扬,过渡到几个步骤的肯定,最终到达完整步骤的奖励,使激励机制更贴近弱智儿童的心理需求,服务于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这一根本目的 。四、验收竞赛,反复练习,巩固提高 。我们设置了几个竞赛项目,如系鞋带、穿衣服等项目 。通过比赛,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 。学生为了取得好的名次,就会自觉地强化练习 。而验收合格后,也就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记录下来的情况,我们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一看这个内容中哪个学生需要补课,一目了然 。再进行纵向比较,这个学生的哪一方面比较弱,也非常清楚 。我们根据弱智儿童遗忘快的特点,不断地反复训练,这是巩固和提高的有效方法 。反复训练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对能力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强化;渗透各科反复交*练习;要求把学到的本领运用于日常生活 。在一次活动课上,我们进行了穿有拉链外套的比赛 。比赛时同学们拿住衣服的领子,把两只手穿进袖子里,拉上拉链,拉好领子和袖子就算穿好了 。评判时要让学生说说谁穿得最快,穿得最好,指出小朋友穿得不好的地方,让他们再穿一遍 。我们分了几个小组和几次的比赛,先是男同学和男同学,女同学和女同学之间的比赛,再是差不多水平的同学之间的比赛 。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进行了多次的比赛,练习了穿衣的方法,熟练了穿衣的过程 。经过多次地比赛,有几个同学得了几次第一名,所以兴趣很高,表示还要和谁比一比 。通过这样的竞赛,使学生得到了反复地练习,在反复中得到提高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弱智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强化教育与训练,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而且效果是极显著的 。班里的徐云同学在班里的系鞋带比赛中获得最快最熟练奖 。连经常去男厕所的一位女同学也改掉了坏习惯,知道自己是女的,乖乖地上女厕所了 。而现在吃饭时,大部分小朋友已不用老师的提醒,习惯性地在饭前饭后洗手,洗餐具,并且放好饭盒后马上整理桌子 。五、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进行家庭强化 。弱智儿童的父母往往因为子女的先天不足而凡事包办代替,使这些孩子失去了许多生活自理机会,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上的依赖习惯,使先天的缺陷逐渐转化为后天的“弱智” 。我们认为,“勤能补拙”,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放弃这个特定的环境,就谈不上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 。有的父母在训练孩子失败后,很容易失去信心,或是不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去实践 。这时,学校的配合是关键 。通过家校联系,指导家长利用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加以指导与训练 。根据学校教育训练计划,把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在家中加以实践、运用 。同时,请家长做好记录,学校再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做到对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合力效应 。发挥家长的力量,使家校一致教育能使我们的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有一个学生刚来时,每次鞋带掉了,他都只会叫别人帮忙,自己却无从下手 。刚开始时,老师帮他系,后来,老师想让他自己学会系鞋带,教给他系鞋带的方法后,就不帮他系了,可他就让别的小朋友帮忙 。在老师的鼓励和监督下,他自己动手系鞋带了 。当然,初学时,鞋带系得很松,走几步就散了 。通过不断鼓励和表扬,让他坚持自己系,后来,他的鞋带系得又规范又漂亮 。他的妈妈还高兴地说:“以前,一穿有鞋带的鞋,就伸着脚让我们帮他系鞋带 。现在,我们帮他系,他还很骄傲地不让我们系,说这个他也会,一点也不难 。”弱智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需要不断反复,不断强化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有反复性,需要教师有特别的爱心和耐心,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去引领学生,监督学生 。
- 特别的课堂特殊的要求DD弱智儿童随班就读语文课堂教学探讨,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
- 怎样识别弱智儿童
- 弱智儿童家庭感知训练
- 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 ::弱智儿童左右概念的测试研究::新闻中心,综合研究,智力障碍,心理障碍,脑瘫康复,听觉
- 弱智儿童的希望
- 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 培养弱智儿童的观察能力
- 优化中重度弱智儿童课程
- 如何培养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