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变了?基金公司购买自家产品 这类基金竟成主流 什么信号?

摘要【味道变了?基金公司购买自家产品 这类基金竟成主流 什么信号?】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节后A股市场风格突变以来,已有20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的金额约4.5亿元,但基金公司自购的对象半数以上属于偏债型基金 。
基金公司的自购,也是防御性的 。
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节后A股市场风格突变以来,已有20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的金额约4.5亿元,但基金公司自购的对象半数以上属于偏债型基金 。
自购偏股型基金的风险也开始出现,有基金公司自购去年12月成立的新基金,目前亏损已达6%,而在三年前,有基金经理、基金公司在偏股型新基金成立时,共同自购偏股型基金,基金经理、基金公司自购之举最大亏损幅度接近50%,至今仍未回本 。
基金公司自购开始主打偏债基金
在股市连续上涨两年的背景下,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正小心翼翼 。
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节后A股市场风格突变以来,已有20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的金额约4.5亿元,但基金公司自购的对象半数以上属于偏债型基金 。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注意到,天弘基金节后市场波动以来,自购金额最多,但自购的基金类型主要选择了偏债型产品,比如该基金公司在3月中旬自购旗下天弘益新基金6000万元,天弘益新基金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该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最高不超过40%,主要部分投向债券资产 。此外,富国基金在3月份自购富国天润回报基金5000万,这只基金也是偏债混合型基金 。
偏债混合型似乎已成为节后波动市场中,基金公司自购的主要对象,这与去年同期的基金公司自购基金的类型大为不同,尽管在去年同期,虽然债券型基金也是基金公司自购的一大方向,但偏股混合型基金仍是基金公司自购的主力 。
数据显示,在基金公司节后以来自购的27只基金产品中,有14只基金产品是偏债型基金,包括纯债基金、混合债券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等,偏债产品占比一半 。
基金公司自购通常被认为是,希望将公司的利益与基民的利益进行捆绑,彰显看好市场、看好基金盈利的信心,但上述基金公司大举自购偏债型基金的现象,说明了当下基金公司更希望将自己与低风险的偏债产品进行捆绑 。
偏股新基金自购已经出现明显亏损
捆绑低风险的偏债基金,在波动的市场中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
2020年12月1日,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推出某偏股混合型基金,该基金公司自购这只偏股混合型基金4000万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注意到,截至2021年3月24日,这笔自购已亏损6% 。
部分新成立的偏股型基金节后以来迅速亏损的现象,可能也引起了基金公司的注意,可能促使基金公司在自购基金类型时,需要斟酌一下 。汇安基金公司旗下的汇安均衡优选混合成立于2020年2月9日,截至3月24日,该基金已亏损20%,最新基金净值仅剩0.787元 。
金信价值精选基金,2017年9月份成立,属于发起式基金,成立时有效认购总户数仅为8户,募集期净认购金额为1010.1万元 。在这1000万元中,基金管理人股东认购了有500万元,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了500万元,基金管理人认购了10万元 。
结果在整个2018年,上述偏股型基金亏损了43.38%,也就是说,基金经理在基金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度,500万就亏了接近250万 。

味道变了?基金公司购买自家产品 这类基金竟成主流 什么信号?

文章插图
考虑到,该基金公司的自购金额,持有期限的时间是自合同生效之日起不少于3年,即持有承诺期为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为止 。而截至2021年3月24日,这只基金公司自购的新基金仍未回到1元面值,最新净值为0.9931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