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撤回3家IPO申请!保荐能力遭质疑 任泽平“空降”能否挽回东吴证券颜面?

_原题为:一个月撤回三家IPO申请,江苏“券业老二”保荐能力遭质疑,任泽平“空降”能否挽回颜面
摘要【1个月撤回3家IPO申请!保荐能力遭质疑 任泽平“空降”能否挽回东吴证券颜面?】作为江苏地区的“券业老二”、由苏州国资委持股27.05%的东吴证券,其所保荐的3家企业在一个月内都撤回了在创业板IPO的材料 。(华夏时报)

1个月撤回3家IPO申请!保荐能力遭质疑 任泽平“空降”能否挽回东吴证券颜面?

文章插图
推行全面注册制的背景下,IPO出现“撤回潮” 。开年以来就有78家企业因撤回IPO申请而终止审核,其中科创板、创业板撤回的IPO数量分别为29家和49家 。IPO高回撤率背后,不仅公司谋求上市融资的道路遇阻,券商的执业质量也备受质疑 。
作为江苏地区的“券业老二”、由苏州国资委持股27.05%的东吴证券,其所保荐的3家企业在一个月内都撤回了在创业板IPO的材料 。
这3家公司中有两家来自江苏本地,另一家来自浙江 。
1个月撤回3家IPO申请!保荐能力遭质疑 任泽平“空降”能否挽回东吴证券颜面?

文章插图
两家抽中现场检查后撤回IPO
据统计数据显示,东吴证券年内所保荐的3家IPO公司,即江苏恒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兴科技”)、江苏镇江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科集团”)和华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缘新材”)都在一个月内撤回了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 。
资料显示,恒兴科技主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依托上游石油化工等大宗化工产品为原料,围绕有机酮、有机酸和有机酯产业链进行布局 。恒兴科技原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4000万股,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 。其中,拟募集资金10亿元,全部用于27万吨/年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环保型溶剂项目 。
《华夏时报》采访人员就IPO撤回原因、毛利率增长等问题致电并向恒兴科技发去采访函,接通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不甚了解 。截至发稿,采访人员并未收到具体的回函 。
而同样由东吴证券保荐又撤回IPO申请的华缘新材,主要从事玻纤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新型复合材料的专业供应商 。
华缘新材原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不超过2386.6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原拟募集资金2.89亿元,其中,1.36亿元用于玻纤产品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5560万元用于研发试验中心建设项目,3720万元用于营销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6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1个月撤回3家IPO申请!保荐能力遭质疑 任泽平“空降”能否挽回东吴证券颜面?】2017年-2019年,华缘新材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3.05亿元、3.51亿元;实现净利润3798.85万元、3618.87万元、5308.75万元 。
撤回的第三家为建科集团,原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不超过19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3.96亿元,其中,1.36亿元用于检测中心综合能力提升建设项目,6557.97万元用于全过程工程咨询能力的提升,1.49亿元用于预制构件产能提升项目,45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华夏时报》采访人员发现,不少企业是在监管现场督导或现场检查之前就主动撤回申请材料,不免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
东吴证券保荐的恒兴科技和建科集团就是这样的情况,两家企业的IPO申请于去年12月被深交所受理,但在被抽中现场检查后的10天便终止了其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
而此次抽查源自中国证券业协会抽查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第二十八次抽签仪式,从407家在2021年1月30日前受理的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中抽取20家进行现场检查 。在20家被抽中的企业中,9家企业拟科创板IPO,另外11家企业拟创业板I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