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


快手

文章插图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 。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 。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 。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 。
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 。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只碗底下那儿,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 。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 。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 。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 。
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 。怪,怪,怪!
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 。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绝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 。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 。”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 。
他那时不过40多岁吧,正当年壮,精饱神足,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 。我当时有种奇想:他的手好像是双层的,小球时时藏在夹层里 。唉,孩提时代的念头,现在不会再有了 。
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 。他也这样称呼自己,以致在我们居住那一带无人不知他的大名 。
那些伴随着童年的种种人和事,总要随着童年的消逝而远去 。我上中学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 。只是路过那街口时,偶尔碰见他 。
我上高中是在外地 。
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 。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干枯了的回忆 。
高中二年级的暑期,我回家度假 。
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 。
走近一看,心中怦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 。
10年不见,他好像度过了20年 。模样接近了老汉 。单是身旁摆着的那只木箱,就带些凄然的样子 。它破损不堪、黑糊糊、黏腻腻,看不出一点先前那悦目的绿色 。脸盘仿佛小了一圈,眸子无光,更没有当初左顾右盼、流光四射的精神 。这双手尤其使我动心——他分明换了一双手!
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于是,当年一切神秘的气氛和绝世的本领都从这双手上消失了 。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只小红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