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佤族的来历习俗

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35万多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 。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 。与汉、傣、布朗、德昂、僳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

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佤族的来历习俗

文章插图
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佤族的来历习俗
佤族的历史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 。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 。“司岗”是石洞 。“里”是出来 。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 。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 。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 。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 。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 。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 。“里”是出来 。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 。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 。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 。“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
佤族的宗教信仰
新中国成立前 。佤族的宗教信仰是原始的自然崇拜 。相信万物有灵 。认为所有山川、河流和一切不理解的自然现象都有精灵 。会给人们带来祸福 。佤族最崇拜的是人类最高主宰“木依吉” 。他的五个儿子是分别掌管开天、辟地、打雷、地震的神和佤族的祖先 。除此之外 。还有各种各样的水鬼、树鬼等等 。部分佤族地区信仰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耶稣教 。它是近一二百年出现的宗教形式 。
佤族人的禁忌甚多 。历史上 。禁忌与陋习是阻碍佤族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佤族的饮食
佤族是以大米为主食 。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欢把菜和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烂饭 。其他地区佤族则多吃干饭 。农忙时日食3餐 。平时吃2餐 。鸡肉粥如茶花稀饭为家常食品的上品 。旱稻多吃现舂 。男女老幼全部食辣椒 。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家庭饲养 。有猪和牛、鸡 。此外也有捕食鼠与昆虫的习惯 。一些地区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 。更食用蛹与寄生于草本植物的红毛虫及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 。一般时都把可食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 。加菜和盐、拌辣椒 。香辣可口 。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 。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 。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 。两头封口 。留出数个小孔 。供野蜂进出 。放在森林或屋檐下 。使其繁殖酿蜜 。每年割2、3次 。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
佤族一般喜饮酒、喝苦茶 。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 。常饮泡水酒于身体无害 。有益健康 。佤族才开始喝烧白酒 。
佤族更爱饮苦茶 。苦茶熬得很浓 。几乎成茶膏 。苦茶虽味苦 。但喝后有清凉感 。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佤族 。具有神奇解渴作用 。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嗜好 。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 。口中都嚼块槟榔 。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与石灰煮成的代用品 。据称嚼槟榔有健齿作用 。但根据医学研究表明 。常年嚼槟榔(非代用品)是罹患口腔癌的一个重要诱因 。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 。火烧蛇肉 。青豌豆炒蚂蚁蛋 。油煎柴虫等 。
佤族的婚俗
佤族的婚恋比较自由 。有“串姑娘”(即谈恋爱)的习俗 。小伙子到了十七、十八岁的时候 。就开始“串姑娘”了 。但佤族的“串姑娘”多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 。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 。单独活动的较少 。且此“串姑娘”的活动 。多以男子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