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健康 雨水常吃这两物养脾胃

每个节气都有属于每个节气的养生菜 。而雨水节气气温变化不定 。乍暖还寒 。尤其要注意养生 。那么雨水吃什么好呢?雨水如何养生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推荐一些适合这一时令的饮食 。
雨水常吃它们养生
专家推荐这一时令的饮食是豆苗、荠菜 。这两种食物有什么特别的功效呢?为什么专家推荐这两物?
豆苗营养价值高
豆苗 。俗称豌豆藤 。豆苗作为食品 。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豌豆种出西湖 。今北土甚多 。九月下种 。苗生柔弱如蔓 。有须 。叶似蒺藜叶 。两两相对 。嫩时可食 。”豆苗是豌豆萌发出2~4个子叶时的幼苗 。鲜嫩清香 。最适宜做汤 。
豆苗的营养价值与豌豆大致相同 。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 。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 。豆苗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 。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 。豆苗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纤维素 。可以防止便秘 。有清肠作用 。豆苗还含有极多的钙质、维生素B、C和胡萝卜素 。
中医认为 。豆苗性凉微寒 。具清热作用 。春天吃可清热祛火 。还助于使皮肤光滑柔软 。另外 。豆苗还有利于消除水肿 。
豆苗的吃法很多 。下面向大家推荐一道豆苗蘑菇汤 。基本材料就是豆苗、口蘑、金针菇等 。在事先炖好的鸡汤或高汤(白水亦可)中放两片姜 。加入口蘑 。水开后 。加入金针菇 。煮3分钟 。再放入豆苗 。加少许盐 。注意不要盖盖子 。水再开后关火 。点入香油出锅即可 。
荠菜--药食两用的“护生草”
荠菜在我国被食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 。《诗经》中已有“谁谓荼苦 。其甘如荠”的诗句 。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了 。自古以来 。荠菜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野菜 。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 。有的人还在这天采集大量的荠菜晒干 。留着经常煮水服用 。有的从三月春分荠菜刚吐出嫩叶时 。就开始采摘当菜吃 。说是此菜能治百病 。对身体很有益处 。称它为“护生草” 。所以民谚说:“三月初三 。荠菜当灵丹 。”
【饮食健康 雨水常吃这两物养脾胃】荠菜是这样一种普通易得而又味美、对人又十分有益的蔬菜 。因此与历代贫苦人民和贫穷文士结下了不解之缘 。留下了不朽的名句 。杜甫有“墙阴老春荠” 。北宋范仲淹早年贫寒 。常以荠菜为食 。他在《荠赋》中写道“陶家翁内 。腌成碧绿青黄 。措入口中 。嚼生宫商角徴 。”苏东坡用荠菜、萝卜和米制成着名的“东坡羹” 。南宋陆游晚年对荠菜更是嗜之若命 。有诗为证:“惟荠天所赐 。青青被陵冈 。珍美屏盐酪 。耿介凌雪霜 。”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 。还含有黄酮苷、胆碱、乙酰胆碱等 。荠菜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还能降低血压、健胃消食 。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 。
中医认为 。荠菜性味甘平 。药用价值很高 。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治痢等功效 。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目赤肿痛等 。《名医别录》载“主利肝气 。和中” 。《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 。《本草纲目》载“明目 。益胃” 。
荠菜可以凉拌食用 。方法是:锅里大火烧开 。放盐放点油 。把菜焯透后过凉水 。软了就好 。别过火 。要是菜多 。分几次焯 。可以直接整棵或者整根叶片拌 。也可以切开拌 。拌的时候加点色拉油、蒜末、白醋、白胡椒粉、盐、糖等即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