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代表什么 处暑养身注意事项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处暑的到来 。意味着夏季的远去 。秋季的到来 。天气渐渐转凉 。大家不用再被炎热的酷暑所折磨 。虽然还会经常遭受“秋老虎”的困扰 。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还是很凉爽的 。那么我们在处暑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 。处暑应该吃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
认识秋老虎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 。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 。持续日数约7-15天 。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 。但又向北抬 。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 。日射强烈 。气温回升 。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 。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 。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 。一般推迟2-4个节令 。另外 。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 。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 。去了又回头 。“秋老虎”天气 。虽然气温较高 。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 。阳光充足 。早晚不是很热 。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
处暑代表什么—穿衣起居
处暑 。天气开始转凉 。公众在衣着和起居上应该有所讲究 。穿衣要“酌情增减” 。起居宜“早睡早起” 。
处暑时节 。暑气逐渐散去 。凉意渐生 。这时候穿衣保暖就成了一个重要话题 。民间有“春捂秋冻 。不生杂病”之说 。
“春捂秋冻”是古人根据春秋两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着方面的养生原则 。但在现实生活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不能死搬硬套 。冻得适度才行 。
处暑时节 。正值初秋 。暑热尚未退尽 。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 。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 。以便使机体逐渐适应凉爽的气候 。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当然 。‘秋冻’还要因人而异 。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 。代谢功能下降 。血液循环减慢 。既怕冷又怕热 。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 。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
“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服 。还可引申为秋季的其他养生保健方面 。如睡觉不要盖得太多 。以免导致出汗伤阴耗津 。尤其是冷水浴 。是符合“秋冻”的有效方法 。应长期坚持 。
“秋冻”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 。初秋时节 。天气变化无常 。“一天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若要安逸 。勤脱勤换” 。因此 。应多备几件秋装 。做到酌情增减 。随增随减 。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 。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 。李艳玲提醒说 。此时节 。公众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一般而言 。秋季睡眠以晚上9点至10点入睡 。早晨5点至6点起床为宜 。中午时分应注意午休 。有利于保养精气 。
为了确保睡眠质量 。可将卧室整理得较为温馨舒适;床头可放些散发着清香味的水果 。这样有利于入睡 。此外 。睡觉前做些适度运动 。如散步、快走等都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 。入睡之前莫贪凉 。最好把窗户关上 。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 。
处暑——饮食
处暑 。公众要当心“秋燥”伤人 。在增强身体锻炼的同时 。应注意饮食调理 。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 。多食清淡食品 。
处暑时节 。由于气候渐干燥 。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 。皮肤干燥 。即使饮用一大杯水 。也难以解渴 。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
“秋燥”是指在秋季发现的以干燥为特征的病变 。分温燥和凉燥两种 。处暑期间的“秋燥”属温燥 。病症多表现为头疼、少汗、口渴、干咳少痰、咽干不适、手脚心热等 。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同 。这种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不适 。主要与久晴少雨、秋阳暴烈的气候有关 。此外 。处暑期间某些疾病 。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 。因此 。处暑时节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防“秋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