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女该怎么样与自己相处

  • 孩子太“独”怎么办
  • 教育“独二代”最需关注什么?
  • “独二代”宝宝3大教养对策
  • 今天我们该怎样做家长
她们习惯了将schedule排得盆满钵满,不是奋力打拼事业,就是努力照顾家人,或是卖力经营社交,于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活动一个接着一个 。而当生活突然留白,才发现已然忘记了如何跟自己相处,一时间不知所措,焦虑和浮躁的心情一触即发 。其实,真正独处的时间会给人静下心整理思绪和心态的好机会,独处会带来百分之百无打扰的真空好感觉 。
周遭的独处女性们
广告精英Cindy最近去参加了一堂情商成长课,现场培训师让大家做个游戏:每人在硕大的教室里找个单独的空间坐下,不能说话,也不能离开,限时十分钟 。
一向风风火火的Cindy马上行动起来 。
30秒时,她开始四处张望,看看同学们都在干什么;3分钟时,她有些蠢蠢欲动,摆弄着手机,心想今天怎么没人找我;到了5分钟,她突然记起要给客户打电话讨论某个广告方案,开始坐立不安;8分钟过去了,她无奈地看着培训师,挤眉弄眼地示意能否快点结束这场折磨 。当时间一到,Cindy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大松口气,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片热烈的交谈,仿佛要将刚才10分钟的宁静恶补回来 。
这时,培训师问:请计算一下,刚才的活动中,你们一心一意跟自己相处的时间有多少?Cindy的答案几乎是零,她这才恍然大悟:
一直在客户和朋友圈里游刃有余,这下却遇到了最难相处的对象——自己 。
其实看看周遭,你就会发现,和Cindy一样的女性大有人在 。
热情的Joyce永远都是朋友眼中的“开心果”,她善于调节气氛,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所以但凡集体活动,不管是K歌、逛街、运动、还是旅游、聚会,打牌……她都是最积极的参与者 。让她乐此不疲的原因竟然是:
害怕一个人 。每当独自在家,她就会莫名地空虚和焦虑,感觉被全世界抛弃了 。于是猛吃零食,然后又猛减肥,实在是折腾不已 。害怕独处,让她难以静下心来学习,这次的升级考试考得很不理想,升职无望 。
文静的May在失恋之后,突然变成了活动达人,流连于各种聚会派对之中,大家都很惊讶于她的改变 。而每次热闹过后回到家,她都有种更加强烈的落寞感 。平时没有了男友的陪伴,May很害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 。于是选择跟朋友们混在一起打发时间,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她都趋之若鹜 。害怕独处,让May找不到一个人生活的坐标 。

事实上,一个心理成熟的女性应该有能力跟自己很好的相处,因为“独处”实在好处多多:
独处给予更多的内省空间
一个人的时候,正是跟内心对话的最好时机 。你可以自言自语地说: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正在经历什么样的人生?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认知你自己,可不仅仅是哲学家们的功课 。心理学家建议:试着倾听当下最真实的心声,接纳此刻最完整的自己,你将会以更宽容平和的心境,来面对这个世界的人和事 。上文中的Cindy显然习惯了与人相处,却忽略了自我的心声 。
独处帮助理清思绪,扫除负面情绪
世界的瞬息万变已经耗费了我们太多的心理资源,而复杂烦乱的人情世故,也往往让人情绪烦躁 。这时,我们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电脑,启动了太多的应用程序,处理速度便直线下降,而当机(思维能力变差,例如反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崩溃(心理危机爆发,如抑郁、焦虑、压力等)的发生频率却随即飙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