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招行、平安银行旗下App遭点名通报 另有80多款App也上榜

_原题为:违规?!招行、平安银行旗下App遭点名通报 另有80多款App也上榜
摘要【违规?!招行、平安银行旗下App遭点名通报 另有80多款App也上榜】日前,网信办对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了点名通报,其中涉及36款安全管理类App、48款网络借贷类App 。所涉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 。在被通报的网络借贷类App中,平安贷款App、招贷App两款直属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的平台;此外,还有招联消金、马上消金、中原消金等多家持牌机构及大型企业旗下的App也在名单之列 。(券商中国)

违规?!招行、平安银行旗下App遭点名通报 另有80多款App也上榜

文章插图

违规?!招行、平安银行旗下App遭点名通报 另有80多款App也上榜

文章插图
日前,多款银行旗下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网信办点名 。
5月10日,网信办对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了点名通报,其中涉及36款安全管理类App、48款网络借贷类App 。所涉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收集与其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 。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通报的网络借贷类App中,平安贷款App、招贷App两款直属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的平台;此外,还有招联消金、马上消金、中原消金等多家持牌机构及大型企业旗下的App也在名单之列 。
近日,多位业内人士向券商中国采访人员表示,针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监管近年频频重拳出击,从颁法令到落地执行的逐步完善过程中,包括金融、生活服务类等App违规采集、使用、交易个人信息被通告整改时有发生,这是个人信息保护走向规范的必经阶段 。
不过,涉及到金融类App,金融要素信息更加敏感,而且和个人财产安全高度相关,受市场关注度更大,监管对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要求也必然等级更高 。
招行、平安等银行App被通报整改
5月10日,网信办发布通报称,在近期对安全管理、网络借贷等常见类型公众大量使用的部分App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共有84款App存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 。
在本次被通报的App中,网络借贷类App涉及48款,其中,360借条、平安好贷、平安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18款App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招联消费金融、滴滴金融等平台也涉及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通报的平台包括两款银行类App,即平安银行旗下的平安贷款和招商银行旗下的招贷 。具体来看,平安贷款和招贷这两款App存在的主要问题均涉及“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 。”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从平安贷款App的《用户隐私政策》上看到,平台收集的“服务基本业务功能所需的个人信息”除了证件类型、号码、姓名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SIM卡号、人脸识别信息、OCR上传证件信息等,甚至包括App的浏览信息、屏幕信息、访问时间、页面点击频次、广告点击情况等 。
与类似平安贷款的是,招行旗下的招贷App也收集了用户的个人上网记录,包括用户操作记录、软件的使用和点击记录等,还收集个人财产信息,包括银行账户、鉴别信息、房产信息信贷记录、征信信息、信贷记录和交易信息等 。
根据央行去年2月发布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个人金融信息类别根据可危害程度及敏感程度分为C3、C2、C1三个类别 。C3主要包括用户鉴别信息,即银行卡磁道数据、银行卡密码、网络支付交易密码、账户密码等,以及用于鉴别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