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具备特殊的遗传素质
笔者:目前,我国又出现了“神童”热,您是如何理解神童的?您认为后天的生长环境对他们会有很大影响吗?
赵忠心:我专门研究家庭教育二十多年,也一直关注神童问题 。这些孩子智力超群、聪明过人、出类拔萃,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的孩子 。
神童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古籍中早有记载 。西汉思想家刘向在他的《新序》中记载“颛顼行年十二,而治天下 。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的神奇事迹 。东汉之后,开始有“神童”的称谓 。汉代《华阳国志》一书称辞赋家扬雄之子扬乌为“文学神童” 。民国年间,有人曾于史籍中搜得中国自先秦至清末的958名神童的实例 。
宋朝金溪的方仲永,他家祖辈没有人接触过文房四宝 。可他到四五岁时,却出人意料地能写出非常好的诗来,并且“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又比如现代,山西夏县有个心算神童叫申克功,11岁时,他能准确心算整数、小数、分数等多位的四则与乘的开方运算题,其速度竟然能超过袖珍电子计算机!而他的父亲只是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一位山区普通兽医,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速算”,他的老师也并不具备这种专门技能和特长 。
所以,人们发现,家庭生活环境和所受到的教育,并没有提供足以使“神童”具有那么神奇、令人不可思议的非凡才能的条件 。他们之所以那样“神奇”,主要是因为他们具备特殊的遗传素质 。什么样的遗传素质呢?至今,人们还没有弄清楚 。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所说:“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迷 。”我国极个别人吹嘘说他已经“揭开了神童之迷”,那不是事实,是在欺骗舆论!
与其说“神童”是被培养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发现的”
笔者:为什么有的“神童”最后归于平庸?既然“神童”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那么是否会出现神童世家?
赵忠心:“神童”往往是某个年龄阶段表现得比较神奇 。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神童”就会逐渐变得不“神”了,与常人无异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就是那些被大众传媒“炒”得“烫手”的“神童”,也大都由“神童”回归到了“凡人”堆里,终归没能逃脱“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20岁成庸人”的厄运 。
20年前的韩国神童金雄镐,在国际上知名度极高 。1岁时就能演算高等数学微积分,两岁时就会读写2500个汉字,10岁时智商高达210,是常人的两倍还多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趋于平常,在参加高考时,在2763名录取的名单中,仅位居2420名,属于末等 。1990年有报道说,时年27岁的金雄镐,已成为一个极为普通的青年 。
类似的例子很多,这都表明就算原来是“神童”,也不见得都能成“大器” 。真是被中国古人说中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神童”的成因呢?社会上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神童’之所以具有超人的智力水平,是教育的结果 。”猛一听,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 。其实,这仅仅是一种“推理”,并没有什么充分的事实依据 。如果这种推理成立的话,家长或教师只要能培养出一个“神童”来,那么他就能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神童”来 。
然而,事实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 。古今中外的“神童”,绝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可成为“神童”的,往往是一个家庭里只有他(她)“那一个”,在同一个家庭里,并没有发现所有子女全都成为“神童”的记录,更没有听说过有什么“神童家族”、“神童世家”之类的事实 。
- 23价肺炎疫苗不能打的原因有哪些,烧钱还害了孩子健康!
- 在英国,硬币不能随便用
- 为什么不能买德绒
- 加油加满好还是加固定金额?为什么加油不能加200
- 孕妇不能吃哪些调味料 酱油少吃为好
- 专心做好一件事
- 过了预产期可不能大意
- 芒种节气 芒种养生不能忽视的六大疾病
- 升级鸿蒙后carlife不能用了吗?鸿蒙系统怎么连接carlife
- 手机看视频不能全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