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耍性子宝贝乖乖巧巧( 二 )


究竟是什么滋长了宝贝的小性子?
孩子喜欢耍小性子并不是表面看来的哭闹任性那么简单,后面隐藏着很多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东西——探索世界的新奇感、自主性,失败后的挫折感、无助感和愤怒感 。孩子最初并不喜欢耍小性子,但是,如果他们的要求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或父母以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心中就可能积攒了挫折感和愤怒感,导致他们用更多的破坏性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如果父母过于溺爱而没有给他们设定限制,那么他们就可能不知道自己怎样的行为是合理的,并且会用那些任性的行为来“操纵”父母 。也就是说,是父母的不正确的态度让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 。
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孩子,并以耐心的关爱和坚定地设定限制的办法来应对,那么,他们那些令人头疼的行为就会逐渐消失,成长为健康、活泼、懂事的好孩子 。
怎样应对耍小性子的宝贝
对于0-1岁的孩子,你可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把任务变成游戏、抚慰孩子,使他安心
阐明你自己的行为、提供有吸引力的多种选择
对孩子保持符合实际的期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供更安全的选择 、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功
当你碰到这些情况时——
孩子在你给他穿衣服时拼命地扭动身体,怎么也不愿意穿进去 。
父母的应对方法:
“你真是个小蠕虫!我知道你不喜欢这样,我们就快穿好了 。来,让我们找到你的胳膊,然后把它从这个袖子里面伸过来 。”如果父母像这样把任务变成游戏,孩子自然就会乐意参与了 。
什么都翻出来乱玩,不听你的反复训导 。
父母的应对方法:
“来,让我们把这些杯子收好 。你可以摸这些玩具娃娃 。看这个玩具娃娃多软!你还可以把它挤成这样 。”给孩子提供更安全的选择,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你要离开时他拼命黏着你,不让你走 。
父母的应对方法:
来,让我抱抱 。你和小丫玩时,我看着你玩,我不会走的,好吗?”安慰孩子可以让他感到安心,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孩子继续做出努力 。
对于2-3岁的孩子,你可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设置界线
使用幽默
重申规则
提供帮助
表现出耐心
申明后果
提供多种选择
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感受
表达出你自己的情感
给孩子一个休息(暂停)时间
禁止不可接受的或危险的行为
把任务变成游戏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鼓励孩子尝试
表扬努力和合作的行为
当你碰到这些情况时——
孩子在公共场合闹脾气
父母的应对方法:
“我知道你很生气,可是妈妈也很生气 。我们不能拿超市架子上的巧克力,因为那不是我们的 。哎,你看,前面那个小朋友是不是妞妞?我们跟她打个招呼好不好?”这种设置界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
孩子不高兴时乱踢打咬抓
父母的应对方法:
“别这样,宝贝 。你知道我们不许踢人的 。有什么让你这么生气?告诉妈妈,妈妈就能帮助你 。你知道,没有人愿意被人伤害,”向孩子重申规则、阻止不可接受的或危险的行为,以及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感受,可以让他更好地牢记并理解规则 。
孩子不接受便壶训练
父母的应对方法:
“好的,宝贝 。在那儿坐一会儿,可能过一会儿你就会了 。这做起来并不难,宝贝,只要试试就行了 。”以极大的耐心鼓励孩子尝试,并表扬他的努力与合作,以此增长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 。(文/方哓义 编辑: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