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毒奶粉 他们存起来再卖

2009年最后一天 , 上海熊猫乳品产销三聚氰胺超标乳制品的消息被公布 , 2008年那次风波 , 该厂在三聚氰胺含量排
推荐阅读
???
??????????????????????????E????
【?08年毒奶粉 他们存起来再卖】2009年最后一天 , 上海熊猫乳品产销三聚氰胺超标乳制品的消息被公布 , 2008年那次风波 , 该厂在三聚氰胺含量排行榜上位居老二 , 此番乃二次作恶 。此前20多天 , 陕西金桥乳业也爆出类似问题 。与上次不同 , 这次三聚氰胺的来源 , 是2008年三鹿风波后 , 被召回的问题并未销毁 , 而是被企业存起来 , 如今再次利用 。1月30日 , 全国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通报:2009年以来 , 一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 。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 , 生产乳制品 。但这批问题乳制品的数量以及流向并没有透露 。即日起将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年问题奶粉 。每年中秋过后 , 舆论总要发问?可这样的问题在“奶粉门”中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他们曾经都喊冤 , 说原料是外购的早在今年年初 , 贵州就有媒体爆出其中4种问题产品的品名和批次 。分别是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高钙奶粉、炼奶酱 , 山东淄博绿赛尔乳品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2009-4-25) , 辽宁省铁岭五洲食品有限公司的“五洲”冰棒(生产批号:2009-4-9) , 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凯达冷冻厂的“香蕉果园”冰棒(生产批号:2009-3-19) 。国内部分媒体的报道显示 , 4家食品企业对产品被检出三聚氰胺均“喊冤” , 理由是产品的原料奶均是从外购进的 。辽宁省铁岭五洲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 五洲食品有限公司早在去年9月份时就已经解体了 , 现在公司已经易主 。当采访人员询问解体原因是否与三聚氰胺有关时 , 他表示不知情 。采访人员提出既然去年9月份已经解体 , 为何现在才被曝光产品含有三聚氰胺?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事我不知道 , 但网上的东西真真假假的 , 你愿意信就信 。”据其讲 , 新公司不再生产冰棒等含乳产品 。该人士还交代 , 其公司所用奶粉主要是从省内的奶粉厂购买的 , 但当采访人员追问是哪家奶粉厂时 , 他则表示回忆不起来了 。山东淄博绿赛尔乳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公司拥有自己的奶牛基地 , 可以自己生产原奶 , 同时也会从外面购买原奶进行生产 , 但当采访人员询问其三聚氰胺超标时 , 该人员表示 , 并不知道此事 , 且目前公司生产很正常 。河北唐山市乐亭县凯达冷冻厂也表示问题不在自己 , 主要是供应商奶粉的问题 。全力清查问题奶粉12365市质监局一位负责人介绍 , 市质监局目前已经接到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 , 接下来将在全市范围内对本次公布的2008年一批未销毁问题奶粉 , 以及全市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拉网式抽查 。同时 , 该负责人提醒 , 市民一旦发现有“问题奶粉” , 可拨打市质监局“12365”进行举报 。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2008年10月16日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九局(部)下发了《关于不合格奶制品退货退款和召回、销毁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 强调“及时召回和销毁不合格奶制品 , 确保不合格奶制品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 防止生产者、销售者已封存的不合格奶制品造成新的危害 。”对生产者仓库内存放的和从市场上召回厂内的不合格奶制品 , 质检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监督生产者就地封存、登记 , 专人专责 , 跟踪监管 。销毁方法也有专门提到:“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 ,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 , 利用高温焚烧、深度填埋等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销毁 。”严打的无力 , 没有销毁公告“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 , 对于一大批流通在市场上的问题产品的监控仍存在空白 。”业内专家王丁棉告诉采访人员 , 去年6月 , 曾有一饲料商向他透露 , 自己从一奶粉商手中购买了六七万吨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奶粉 , 准备用作饲料 。“中国奶业整体复苏之际 , 一旦竞争加剧 , 奶源重新紧缺 , 就容易有企业铤而走险 , 尤其是不掌握奶源的小企业 。”王丁棉说 , “这种状况下 , 最不能大意的就是质量检测 。”在王丁棉看来 , 政府有关部门对于一批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管 , 问题产品售出后 , 卖给了谁 , 并没有真正跟进落实下去 。而这一空白 , 也直接导致了金桥和上海熊猫事件的发生 。有多位网友发帖询问 , 三鹿之外的涉嫌三聚氰胺的企业 , 为何听到的是召回信息 , 却唯独没有销毁公告 。商人的黑心、挑出变色奶粉2008年10月 , 陕西泾阳县金桥乳业生产的“2008.5.16”批次4袋0.1吨全脂淡奶粉和“2008.9.24”批次206袋5.15吨全脂淡奶粉 , 被检出三聚氰胺 。2008年11月 , 金桥乳业公司总经理刘平提出复检 , 调包蒙混过关 。2009年初 , 广西南宁越前食品添加剂公司要求刘平提供5吨全脂淡奶粉和5吨全脂乳粉 。刘平召集员工将210袋5.25吨问题奶粉从库房搬出 , 剔出结块及变色的奶粉后 , 包装成5吨全脂淡奶粉 , 连同2009年9月生产的未经检验的5吨全脂乳粉 , 套用四个批次销往广西 。去年 , 陕西省相关部门查出其中11袋三聚氰胺超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