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郑泽鸿:新能源板块可长期持有 行业估值并不“贵”( 二 )


首先,传统汽车行业过去40年是一个变化很慢的行业,传统汽车巨头有它们的技术优势,它们的发动机、变速箱 。由于这些它们固有的技术优势存在,也让新变革的推进比较慢 。
而当电动车行业兴起后,把原有的技术壁垒打破了 。以前你有优势的领域,我们后面不需要用了,我们现在用的是“三电”,电机、电控、电池,这是完全新的东西,所以对这个行业肯定是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原有的这些汽车巨头,他们以前的技术优势可能是不存在了,和新的进入者在技术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位置 。
同时从一开始,智能电动车的设计就跟传统思路完全不一样,所有传统的汽车巨头们,比如宝马、奔驰、大众,它们的转身是比较难的 。而造车新势力的起点是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包括对车的设计,对智能的理解 。因为他们的组织不需要变革,可以用一个完全新的组织形式去适应这个新兴的业态 。
而传统车企是工程师思维,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往往是比较难的,一个新生事物去替代老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是新进入者在最后能够占领一席之地,以前的老巨头,往往转身是比较难的,确实因为它们的组织体系、思维模式要转变过来,还是有难度的 。
所以我个人还是相对比较看好这种造车新势力,但是这么多造车新势力,比如蔚来、小鹏、理想,到底未来哪家能走出来,这是我们比较难判断的 。因为行业百花齐放,到底未来哪一家真正能造出好的产品,消费者能够买单,这是需要继续去跟踪的 。
我们虽然不能说车以后哪家会做得比较好,但我们可以说整个产业,比如说电池行业,或者一些零部件企业,它们肯定是能够做大的 。而且从现在的格局来看,整个电池产业链的优秀的龙头公司都是在中国,这些公司是具备比较长的发展机会的 。
2、华夏基金郑泽鸿:长期持有或有丰厚收益
主持人:您对新能源的未来或者下半年新能源行业的走势怎么看?
郑泽鸿:首先长期看,我觉得是可以的 。我们投资一个行业,我们看的是行业的天花板有多高,它的空间有多高,投资公司,我们是看它的壁垒有多深,管理层有多优秀 。新能源是非常好的一个赛道,不仅仅使智能电动车,包括光伏、风电 。尤其是在碳中和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未来十年二十年都是有非常大的,十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在这个长期的天花板是非常高的 。
而现在智能电动车渗透率可能也就5%左右,到2025年、2030年,甚至到2035年,渗透率可能是20%、30%,甚至更高,所以未来行业的天花板非常高,优秀公司的市值是具备非常大的成长空间 。
行业长期持有问题不大,应该会有比较丰厚的收益率 。但具体到今年的市场,大家需要降低今年的收益率的预期 。因为过去两年,它是一个估值持续扩张的行情,资金面比较宽松,利率往下走,龙头公司的估值持续上升 。而今年随着经济复苏,边际流动性会往回收一收,利率中枢可能会往上抬一抬,在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下,它是不利于估值的持续扩张的 。
另外一个方面,行业的基本面非常好 。因为去年疫情的影响,基数比较低,今年基本上所有行业的公司的业绩增速都非常可观,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同时叠加一个渗透率的快速提升 。今年新能源行业的公司的基本面都非常好,在估值收缩和业绩增长这两个相反的力量作用下,今年应该会有正收益,但是要降低这个收益率的预期,因为宏观基本面会发生一些波动 。
今年对于投资,我操作上的思路就是,跌的时候不悲观,涨的时候不乐观 。比如说年初春节之后那一波大幅的下跌之后,我们反而要更加乐观,因为跌下来都是机会,但是如果随着后面反弹到一个位置,也不需要盲目的乐观,因为今年大体的市场可能就是这样,它不会是一个持续往上的行情 。但是长期来看,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