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券商主题策略:锂电池VS钠离子电池VS燃料电池 “电池们”的投资路线图( 二 )


钠离子电池对锂电的正负极、电解液、铜集流体均形成冲击,对隔膜影响较小:1、影响最大的是锂资源,低能量密度的正极材料实现无锂化,但无法替代三元锂,镍钴锰的需求仍然存在 。2、负极材料由石墨变成硬碳等其他材料 。2、电解液体系新增碳酸丙烯酯(PC)、电解质换成了NaClO4、NaPF6等 。4、隔膜孔隙率或将调整,但不影响目前隔膜体系 。5、负极的集流体铜箔全部被铝箔替代 。
钠电仍处于产业化初期,产业化之后有望实现对部分低能量密度的动力锂电池市场和储能市场实现替代 。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华友钴业、恩捷股份,建议关注:华阳股份(拟投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中盐化工(6.5万吨金属钠产能全球最大)、南风化工(2万吨硫化钠产能) 。【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中泰证券:锂离子电池仍将是未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主流技术路线
锂离子电池仍将是未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主流技术路线 。我们认为钠离子电池未来应用场景或将主要集中在储能、低速新能源汽车、小动力领域,并不能完全替代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
钠离子电池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的补充,对碳酸锂需求量影响较小 。根据GGII,2019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18.8GW,假设 2019-2025CAGR 为30%,即2025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90.74GW,假设钠离子电池渗透率达到30%-80%,则碳酸锂需求量约减少 1.70-4.54 万吨 。而在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00万辆的假设下,碳酸锂需求量则将达到100万吨量级 。【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华安证券:锂资源重要性凸显!主流技术路线仍保持优势地位
钠电特性决定其定位为储能及铅酸替代,对当前锂电市场影响小 。钠与锂性质接近,其理论能量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均低于锂离子电池,但钠的资源禀赋优势使其具备未来可能的成本优势 。目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多为90-140Wh/kg,循环次数1000-4000,优于铅酸电池但逊于锂离子电池 。钠电的低能量密度及资源禀赋优势决定其未来的应用场景为储能与铅酸替代,主要作为当前锂电体系的补充,对锂电市场空间影响甚微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增长主要由动力电池驱动,未来五年需求增速维持在35%以上 。
钠电具备潜在的原材料成本优势,但全生命周期成本受限于循环性能有机系钠离子电池体系与当前锂离子体系相比,除隔膜与电解液溶剂外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材料优势主要在于将锂盐换成钠盐,且铜箔换成铝箔;我们测算当前的价格体系下对比磷酸铁锂电池约对应25.3%的理论原材料成本优势,其中14.1%源于正极,10.5%为铜箔 。但钠离子电池的低能量密度及循环性能对应更多的辅材消耗以及更高的度电成本 。磷酸铁锂优异的循环寿命使其全生命周期的度电原材料成本仅0.02-0.04元/kWh,远低于钠离子电池的0.05-0.3元/kWh 。若钠离子电池要在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上具备优势,其循环寿命至少应该为磷酸铁锂电池的75%以上,对应7500-11000次以上 。投资建议,锂资源重要性凸显,主流技术路线仍保持优势地位 。建议关注国内盐湖提锂龙头科达制造;技术领先的锂电龙头宁德时代;锂电产业链龙头企业天赐材料、德方纳米、恩捷股份、星源材质 。【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东北证券:价值重估正当时!国内锂资源开发料将受到高度重视
站在当前时点来看,我们认为钠电池对锂电池的替代性实际上很微弱 。考虑到钠储量比锂丰富,应当重视钠电池作为技术储备、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但不应过分高估其商业价值 。锂资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凸显 。当前我国锂原料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为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内锂资源开发料将受到高度重视,价值重估正当时 。相关标的:融捷股份、科达制造、藏格控股、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永兴材料、盛新锂能、雅化集团、天华超净等 。【点击查看研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