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过年报披露“坎” 小市值公司纷纷谋易主

_原题为:迈过年报披露“坎” 小市值公司纷纷谋易主
摘要【迈过年报披露“坎” 小市值公司纷纷谋易主】对于主营业绩不佳的小市值公司尤其是ST公司来说,在4月底前交出合格的年报是一道坎,一旦迈了过去,其势必要抓紧时间启动资本运作,在剩余的8个月中改善公司经营,免得下一年继续“苦熬” 。而接盘方也希望在年报披露后接手,为后续动作留出时间 。
闯过了年报关,一批小市值公司火速开始找新东家 。
5月27日,ST九有宣布“易主”,中裕嘉泰拟通过受让表决权的方式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受此消息影响,ST九有当日涨停开盘,盘中虽有几次开板,但最终依然强势收于涨停 。
ST九有仅是近期频出的小市值公司易主案例之一 。据采访人员不完全统计,2020年年报披露季收官后,已有多达十数家小市值公司披露易主计划,其中不少是ST公司,市值大多在10亿元至30亿元之间,通过寻“新主”谋生存的意图非常明显 。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主营业绩不佳的小市值公司尤其是ST公司来说,在4月底前交出合格的年报是一道坎,一旦迈了过去,其势必要抓紧时间启动资本运作,在剩余的8个月中改善公司经营,免得下一年继续“苦熬” 。而接盘方也希望在年报披露后接手,为后续动作留出时间 。
小市值公司纷纷易主
公告显示,ST九有控股股东天津盛鑫拟将所持1.0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43%)的除收益权、处分权之外所享有的所有及任何股东权利委托给中裕嘉泰,后者通过获得该表决权,成为ST九有的控股股东,李明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
ST九有表示,公司当前内外面临较大的困境,实际控制人韩越无法正常履职 。李明通过本次表决权委托方式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将有效推动上市公司改善治理,并发挥自身资源改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
因易主而收获一个涨停后,ST九有的市值也仅有14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小市值公司 。事实上,“小市值”正是近期A股易主交易的主要特征之一 。如5月12日宣布易主的朗源股份,其市值仅有20亿元上下;又如5月25日宣布易主的恒泰艾普,其最新市值约28.41亿元 。
除了普遍市值较小外,近期宣布易主的公司大多主营业务不佳,或者原控股股东遇到了一些问题 。
ST九有在公告中就明确表示,中裕嘉泰获得的表决权所对应的1.02亿股股份已经悉数被司法冻结,故李明入主上市公司没有支付任何对价 。换言之,就是没有掏钱就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 。
朗源股份的业绩在过去两年下降明显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下降47.45%;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下降579.86% 。而在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已经较上一年大幅缩水 。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29.52万元 。
“一锤子买卖”要过坎
易主经常有,为何5月明显增多,而且大多是小市值公司?
“易主就是一锤子买卖,双方肯定要尽可能降低自己的风险,把握住更有确定性的事情 。”有投行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对上市公司原股东方来说,卖出实际控制权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实施的,最好的时候往往是年报披露后:一方面,通过一份达标的年报,可以向买家展示公司的质量,不会让对方有过多担忧;另一方面,给买家后续运作留出更多的时间 。
对于接盘方更是如此 。如果在年初拿到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入主后却发现问题太多,甚至连年报也无法顺利提交,这将直接导致公司披星戴帽,甚至影响后续运作,需要耗费的资金、时间成本都会大幅增加 。“当时老板入主了一家公司,3月底发现可能来不及披露年报了,这是大事情,最终团队拼了一个月才勉强完成,太悬了 。”某公司证代告诉采访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