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7万亿规模的现金管理产品 即将发生巨变!银行赚钱效应打折扣

_原题为:事关7万亿规模的现金管理产品,即将发生巨变……
摘要【事关7万亿规模的现金管理产品 即将发生巨变!银行赚钱效应打折扣】这类产品类似货币基金,目前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主打产品,颇具收益率和流动性优势,然而这些优势将随着新规落地,一去不复返 。(上海证券报)
事关7万亿规模的现金管理产品新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通知》),落地预期明显升温 。
这类产品类似货币基金,目前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主打产品,颇具收益率和流动性优势,然而这些优势将随着新规落地,一去不复返 。多位银行资管或者理财子公司人士向采访人员表示,《通知》落地将导致现金管理产品规模缩水,收益率下降 。而银行方面,除了存量整改压力,“阵痛”还在于,这类产品的赚钱效应将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中间业务收入 。业内人士说,投资者如果要买这样的产品,现在或许还能赶上“末班车” 。
据采访人员了解,市场传言《通知》将在下月落地,目前已有不少银行制定整改计划 。
规模收益双降成定局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通知》一旦落地,现金管理产品规模和收益率都将明显下降 。
一家区域性银行资管部负责人向采访人员明确表示,规模和收益率将会“双降”,而且降幅不小 。“其实去年夏天,我们就接到监管部门口头指导,要求该产品增速不能高于上半年 。”他透露说,增速自此就开始放缓 。根据《通知》中的定量要求,以后完全不用考虑这类产品规模了 。
现金管理产品的优势在于每日可赎回,流动性强,同时风险低、收益稳定,类似货币基金,但收益率又高于货币基金 。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共发行52款现金管理型产品,平均收益为3.39%,明显高于货币基金 。
实际上,现金管理产品也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内,银行理财净值转型的重要方向,既可替代过去的保本理财,又是符合新规的净值型理财,容易为零售客户接受 。因此,自2019年以来,现金管理产品规模急剧上升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存量规模达7.34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的比例为29.34% 。
《通知》适时而出,从投资范围、投资集中度要求、流动性、杠杆管控、估值核算和认购赎回等方面,对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做出了规范和约束,与货币市场基金等同类监管标准保持一致 。
这意味着,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优势基本被“找平”,而且收益率波动性也会增强 。“银行零售客户对期限和收益率是非常敏感的 。”上述人士说,该行曾经做过测试,将现金管理产品收益率下调10个BP,结果募集率下降30% 。
银行赚钱效应打折扣
《通知》落地,意味着数万亿现金管理产品将根据要求“回炉重造” 。
一家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采访人员说,现在市面上的净值型现金管理产品,为了增厚收益率投资了大量不符合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资本补充工具等资产,同时拉长久期进行错配 。今后,这些问题统统都要整改 。
不过从技术角度看,上述问题整改并不是难题 。上述区域性银行人士说,对该行而言,整改主要就是变现存量资产,调整收益率等,很多资产流动性不好,在市场上变现有难度,但也可以装至其他净值产品中“变现” 。
国盛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在资产投向上,长期限债券配置需求将减少,短期限债券受益;低评级信用债遭到抛售,增加高评级信用债的配置 。
对银行而言,除了整改,“阵痛”还在于未来很难再通过这类理财产品赚钱,从而影响中间业务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