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商业化缓慢 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 二 )


然而,量产也不是最终的结局,成本的经济性永远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从量产到应用还需要经过市场的验证,未来合理的经济性才可能是固态电池出现大幅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业内人士估测固态电池合理的量产时间是5年以后,大规模应用时间是在6-10年以后 。
固态电池根据不同的电解质又分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体系电解质 。电解质技术也是固态电池商业化生产技术最难突破的一点 。目前,全固态电解质锂动力电池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包括固态电解质材料的锂离子电导率偏低问题、固/固界面接触性和稳定性差问题、金属锂的可充性问题等 。目前对比固态电池技术比较先进的企业量产时间表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量产提到的一个时间点是2025年 。也就是说2025年之前全固态商用的可能性极低,符合业内专业人士预测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辉能科技,辉能科技给出了混合固态电池量产时间是在2021年,结合辉能科技与蔚来的密切合作关系,蔚来发布会宣传的1000km固态电池很有可能是辉能的混合固态电池产品 。但是未来辉能混合固态电池量产能否产生合理的市场经济性还需要等量产后继续论证 。

固态电池商业化缓慢 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

文章插图
上市公司纷纷抢滩登陆
早布局、早受益是抢滩动机 。
鉴于固态电池巨大的成长空间,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固态电池领域,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龙头公司,其中包括天齐锂业(002466)、南都电源(300068)、宁德时代(300750)、赣锋锂业(002460)、容百科技(688055)等公司,因为目前固态电池离商用时间比较远,未来最先受益的可能性比较大的企业就是早入局进行投资研发的企业,这些企业才能在行业起量的时候占据一席之地,因此,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各上市公司的布局情况 。
天齐锂业在固态电池投资方面主要通过投资进行介入 。目前其通过成都天齐持有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的股权,卫蓝新能源是专注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与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拥有系列核心专利与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固态电池技术的唯一产业化平台 。卫蓝新能源已经硏发并掌握了固态电池技术领域的多项关键性技术,计划在2020年建成年产0.1GWh固态电池生产线 。
另外,天齐锂业通过天齐锂业香港持有SES Holdings Pte 。Ltd 10.83%的股权,以期跟踪技术趋势和商业化进程,成为其关键材料的增值供应商 。
宁德时代早在2016年就开始了硫化物固态电池上的研发,目前容量为325mAh的聚合物锂金属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可实现3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2% 。全固态电池还在开发中,预计2030年后实现商品化 。
赣锋锂业于2020年7月披露,公司第一代2亿瓦时的固态电池中试线已经顺利投产,产品性能全面达到公司固态电池研发团队研制样品的水平,正积极与德国大众等车厂客户对接固态电池上车的合作事宜 。固态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在东莞建设3000万只/年全自动聚合物锂电池生产线,在新余建设6亿瓦时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 。
南都电源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固态电池研发项目,同时与辉能科技达成固态锂电池合作共识 。2020年7月,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投入募集资金不超过1.47亿元,主要用于搭建固态电池和燃料电池中试线 。
容百科技有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在研,已开发出多款适用于固态电池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所制备的适用于固态电池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备规模量产能力,且所制备固态电池达到国内主流水准 。其在21年4月披露,公司的主要产品8系及以上的高镍正极材料、N90及以上的多晶和单晶系列的超高镍产品,可用于固液电池 。公司与国内主要固态电池厂商均保持研发合作,为部分厂家持续供应N9O及以上的超高镍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