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商业化缓慢 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

_原题为:固态电池商业化缓慢 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
摘要【固态电池商业化缓慢 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日前,一众车企最新的发布会中,蔚来、广汽埃安、上汽智已汽车等厂商都频繁提及1000km续航的问题,貌似各大新能源车企不提及1000km续航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了,至于是否有吹牛皮的成分在里面短期内很难证伪,因为大部分涉及的续航问题也要等到2022年之后才能验证 。

固态电池商业化缓慢 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

文章插图

固态电池商业化缓慢 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

文章插图
日前,一众车企最新的发布会中,蔚来、广汽埃安、上汽智已汽车等厂商都频繁提及1000km续航的问题,貌似各大新能源车企不提及1000km续航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了,至于是否有吹牛皮的成分在里面短期内很难证伪,因为大部分涉及的续航问题也要等到2022年之后才能验证 。
续航问题的核心在于电池技术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固态电池技术 。蔚来在最新发布会上推出了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150kWh固态电池 。搭载该电池包的蔚来ET7轿车续航将超过1000km 。该产品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上市,并且是选配产品 。不管固态电池是否如期生产,大部分投资者仍然非常关注固态电池领域,那么一二级市场固体电池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我们将深入分析一下 。
固态电池产业化时间依然遥远
估测固态电池合理的量产时间是5年以后,大规模应用时间是在6-10年以后 。
【固态电池商业化缓慢 天齐锂业、宁德时代为何争相“抢滩”?】目前固态电池还处在研发阶段,一旦实现量产将会是一场电池技术上的革命 。因为固态电池技术被誉为是解决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短问题的一个核心技术变革,也是推动新能源车销量大增的最重要一环,因此吸引了无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公司布局固态电池技术 。
但是“现实很骨感”,固态电池技术依然停留在实验室和小规模试产阶段,如今距离量产到上市产业化还有不小一段距离 。国内技术比较领先的企业是宁德时代、辉能科技、赣锋锂业、卫蓝新能源、清陶新能源等 。除此之外,后面跟随这一众厂商都在布局固态电池技术,比如比亚迪、上汽集团、当升科技、蜂巢能源、富士康、赛力斯、容百科技等等 。
固态电池是指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在工作原理上没有区别,固态电池还是走的三元锂电池的路线,最重要的变革是电解质由液态电解质变成了固态电解质,这是最核心的一个转变 。因此固态电池与液态电池的很多性能上的差异大部分是由电解质性能决定的 。固态电池相比液态传统电池有很多优势,比如说同等能量密度下重量更轻,不易燃易爆,安全性更高,续航里程更长等,其中最重要是一个方面是续航问题 。主流的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上限被公认为300Wh/kg,即便是300Wh/kg也只是理论值,目前可实现的液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技术层面很难更进一步了 。但是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很容易做到300-400wh/kg以上,理论上的能量密度可达700wh/kg,理论数值比液态电池高一倍 。从里程上对比可以知道未来加速固态电池的研究量产一定是锂电池的核心发展路径 。
目前固态电池依然处于试验研发阶段,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各固态电池集成商的量产时间,而只有固态电池商试验到量产放量后才能带动上游材料厂商开始放量 。而且产业链上游企业也处于配套研发阶段,因此目前固态电池业务对产业链上游公司没有实质的业绩带动作用,但是上游材料供应商布局固态电池技术至少在未来可能保障不会出现掉队的状况,比如容百科技、当升科技 。